2022.04.03 SUN 【山道行 • 012】
紅石門 . 三椏村 . 苗三古道
Hung Shek Mun, Sam A Tsuen, Mui Sam Ancient Trail

這條行山路線從烏蛟騰出發,途經苗三古道、大峒、紅石門、三椏村,最後經犁三古道返回烏蛟騰,全程約20公里,需時約8-9小時,適合體力較好的行山愛好者,沿途充滿自然美景和歷史遺跡,是一次豐富的行山體驗。

路線:

烏蛟騰 → 苗三古道 → 大峒 → 紅石門 → 三椏村 → 犁三古道 → 烏蛟騰

時數
8.2 小時
路程
20.1 公里
最高點
281
難度
4
探索此路線
DayDreamer.hk. .

路線簡介

烏蛟騰 → 苗三古道 → 大峒 → 紅石門 → 三椏村 → 犁三古道 → 烏蛟騰


【起點】 起點位於烏蛟騰巴士總站,從這裡出發,首先會經過九擔租,這裡是欣賞紅葉的好地方,特別是在12月至1月期間,楓香樹葉轉紅,景色迷人。繼續前行,會到達的入口,這條古道沿途有溪流相伴,景色優美。沿著苗三古道上行,會經過上苗田和下苗田,這裡有一些廢棄的農舍,增添了古樸的氣息。接著,路徑會變得陡峭,逐漸上升到。大峒位於橫嶺上,這裡可以遠眺印洲塘,景色如畫。


【中段】 從大峒繼續前行,會到達。紅石門以其獨特的紅色岩石地貌而聞名,這些岩石形成於1億8000萬年前的火山爆發,經過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形成了現在的景觀。這裡的岩石因含有鐵質而呈現出鮮豔的紅色,非常壯觀。

接下來原路返回苗三古道,再前往,這段路線會經過紅石地貌觀賞區,這裡的沉積岩、砂岩和礫岩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景觀。三椏村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落,這裡有幾間特色的客家食肆,如、合益蜂場和綠悠遊山莊,提供美味的客家菜。三椏村的碼頭也是一個放鬆的好地方,可以欣賞平靜的海灣和村落景色。


【終點】 離開三椏村後,沿著返回烏蛟騰。犁三古道同樣是石砌古道,沿途經過紅樹林和溪澗,景色優美。這段路線相對平緩,適合在行程的最後階段放鬆心情,慢慢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觀。


時數
8.2 小時
路程
20.1 公里
最高點
281
景觀
4
難度
4
曝曬指數
3.5
. .

此行程的參考數據

爬升總數
673
下坡總數
666
移動速度
3.4 km/h
總平均速度
2.5 km/h
移動時間
5.9 小時
總移動時間
8.2 小時

相關影片

此行程交通

起點

大港鐵 • 大埔墟站

  1. 乘坐《小巴 • 20R》,在【烏蛟騰】總站落車。
  2. 乘坐《巴士 • 275R》,在【烏蛟騰】總站落車(只限星期日及假日)。
  3. 乘坐《的士》,在【烏蛟騰】總站落車,車費大概90元。
. .

終點

烏蛟騰 • 巴士總站

  1. 乘坐《小巴 • 20R》,回【港鐵 • 大埔墟站】。
  2. 乘坐《巴士 • 275R》,回【港鐵 • 大埔墟站】 。
. .

行程路線表:
去程 《烏蛟騰 → 大峒 → 紅石門》

1.
起點: 烏蛟騰 • 巴士總站

. .

起點: 烏蛟騰 • 巴士總站

起點: 乘坐巴士或小巴,在【烏蛟騰 • 巴士總站】下車,然後沿著【印洲塘•郊遊徑】前行。

2.
印洲塘郊遊徑 • 入口

印洲塘郊遊徑 • 入口

下車後,可以先涼亭附近的【印洲塘•郊遊徑】導覽地圖牌,看看一些有關於【印洲塘•郊遊徑】裡的景點訊息。

3.
華景苑(去程)

. .

華景苑(去程)

沿著郊遊徑前行,橫過了小溪,穿過了小樹林後,來到了一個村口。村口前面,看見一座大宅【華景苑】。

4.
烏蛟騰公廁

. .

烏蛟騰公廁

下車後,可以先涼亭附近的【印洲塘郊遊徑】導覽地圖牌,看看一些有關於【印洲塘郊遊徑】裡的景點訊息。

5.
新屋下

新屋下

越過廁所後,來到了村口,突然村裡衝出了一隻黑色的攔路狗。牠對路人沒惡意,也不在意,牠的目光永遠關注著,剛才在廁所旁邊的兩隻外來的陌生狗隻,但也沒有露出兇惡的表情,叫牠「村霸」,只是開玩笑而已。
📷 Tips:
這裡的屋村保留著幾十年前的風格建築。

6.
印洲塘郊遊徑《貳》

印洲塘郊遊徑《貳》

越過【】,往後回望的景物,眼前是剛才在村口經過的大宅【華景苑】。繼續前行,眼前大樹蔭下的小徑就是下一站【】的入口。

7.
九担租

九担租

看見這個簡單的路牌,就會知道【】是【烏蛟騰】和【三椏村】的中途站。路版顯示了我們大約已經走了0.9公里的路程。跟路牌的指示向右前行,便開始進入【苗三古道】,前往下一站【大峒】。

8.
苗三古道 • 入口

印洲塘郊遊徑《貳》

由起點【烏蛟騰】前行了約1.6公里後,來到了【苗三古道】的入口,這裡的特色是豎立了13條石柱。越過入口的13條柱後,看見有兩條路徑,分別是上面的路徑為【犁三古道】,可通往【犁頭石】和【三椏村】;下面的路徑為【苗三古道】,可通往【上苗田】、【下苗田】、【大峒】和【紅石門】。我們的下一站目的地是【大峒】,所以選擇走下面的【苗三古道】路線。

9.
標距柱 • C2703

. .

標距柱 • C2703

網格座標為 KK 174912 。
. .

小毛氈苔

行山的時候,除了遊山玩水,享受大自然外,也不妨放慢腳步,細賞山邊的一些細小的事物、植物或者生物。
📷 Tips:
【小毛氈苔】(學名:Drosera spatulata)又名匙葉茅膏菜、寬苞茅膏菜,是一種食蟲植物,主要分部於亞太地區,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與紐西蘭,生長於潮濕的環境。-《維基百科》-

10.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壹》

. .

烏蛟騰 至 三椏村 • 路牌

來到這裡,看看路牌,已經前行了1.8公里。
. .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壹》

這段路徑,多樹蔭,所以走起來很舒服。

11.
上苗田 

上、下苗田

由【烏蛟騰】起步,前行了2.5公里,來到了【上苗田】。【上苗田】的路段也是林蔭處處。【上苗田】和【下苗田】的事蹟,【上、下苗田】這兩條村落原有80名村民,分屬客家藉曾、巫兩姓家族。直到70年代,村民遷居【大埔】。村屋現已全部倒塌,湮沒於草叢之中。

12.
標距柱 • C2705

印洲塘郊遊徑《貳》

越過【新屋下】,往後回望的景物,眼前是剛才在村口經過的大宅【華景苑】。繼續前行,眼前大樹蔭下的小徑就是下一站【九担租】的入口。

13.
上苗田 

下苗田 • 路段

由【烏蛟騰】前行了約2.8公里,來到了【下苗田】,此路段,處處林蔭,涼風送爽。越過【下苗田】後,繼續往【大峒】前行。

14.
分岔口 • 路線資訊牌

. .

分岔口 • 路線資訊牌

越過了【下苗田】後,前行約200米,來到了往【三椏村】和【大峒】的分岔口。我們的目的地為【大峒】,所以選擇了登山的方向前行。

15.
苗三古道 →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 .

大峒 • 路牌

由此處,前往【大峒】,路程約1.3公里,需時0.5小時。
. .

登山路段 • 警告牌

前往【大峒】的路線,由平坦的林蔭轉為登山路段,要做足熱身準備。

苔蘚植物

在這條【苗三古道】往【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路段,慢賞這裡的植物。

苗三古道 →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 路段

在這條【苗三古道】往【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路段,大多是空曠無遮掩的傾斜路段。

16.
大峒

大峒 • 景觀

在這裡,可以瞭望【吊燈籠】、【】,還有遠處對岸的【鹽田港】和【梧桐山】。

17.
標距柱 • C2609

綠蛋島徑《壹》

標距柱 • C2609

網格座標為 KK 193902 。

18.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壹》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壹》

路徑的右邊為【船灣淡水湖】一帶的景色,包括了【鹿湖峒】、【東心淇】、【紅咀】、【大紅咀】、【蚺蛇尖】、【擔柴山】、【石屋山】、【石芽頭】、【馬鞍山】、【牛押山】和【大金鐘】等地方。

19.
標距柱 • C2610

. .

標距柱 • C2610

網格座標為 KK 198904 。

20.
觀音峒 • 路牌

. .

觀音峒 • 路牌

越過【大峒】後,前行了1.2公里後,來到了【】。

21.
標距柱 • C2611

標距柱 • C2611

網格座標為 KK 202904 。

22.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路徑的右邊為【船灣淡水湖】一帶的景色,包括了【東心淇】、【紅咀】、【大紅咀】、【大尾督】、【蚺蛇尖】、【擔柴山】、【石屋山】、【石芽頭】、【馬鞍山】、【牛押山】、【大金鐘】、【針山】、【草山】和【大帽山】等地方。

23.
紅石門徑 • 入口

紅石門徑 • 入口

由【】前行約500米,到達了一個掛絲帶的分岔口,往左轉,便是【 • 入口】。

24.
紅石門徑 • 分岔口《壹》

. .

紅石門徑 • 分岔口《壹》

由【 • 入口】前行約300米,會發現樹枝上掛著一些絲帶,往左轉後,繼續往下而行。

25.
紅石門徑 • 分岔口《貳》

. .

紅石門徑 • 分岔口《貳》

越過了第1個分岔口後,前行約400米,來到了第2個分岔口,看見絲帶,繼續往掛著絲帶的路段往下而行。

26.
牛角涌水塘

牛角涌水塘

越過第2個分岔口後,前行約200米,來到了【牛角涌水塘】。【牛角涌水塘】主要是供水給吉澳的中轉站,聽聞已有數十年歷史。

27.
紅石門徑 • 分岔口

紅石門徑 • 分岔口

越過【牛角涌水塘】後,繼續前行約300米,又來到了一個分岔口,地面亦有一些好心的山友,排了一行整齊的石堆來提示我們右轉通往【紅石門】的路段。在分岔口右轉前行幾步,就會發現一個【紅石門】的紙路牌。路牌旁邊也掛了很多絲帶作為提示。

28.
紅石門村

. .

紅石門村 • 村口

在分岔路前行約300米,來到了【】村口。
. .

紅石門村 • 魚塘

這個應該是從前村民用來養魚的魚塘。魚塘的旁邊種植了一棵樹,構成了一幅很美麗的畫面。

紅石門村 • 民居

有些民居甚至乎倒塌了。
. .

紅石門村 • 灶頭

即是古時的廚房,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多以磚土、石塊等砌成,即「灶」。

29.
乾門咀 / 印洲塘海岸公園

. .

乾門咀 / 印洲塘海岸公園

由【烏蛟騰】起步,前行了8公里,終於抵達了【紅石門】。
. .

海岸公園 • 告示牌

海岸公園告示牌,提示大家,未經許可,不可在這個海岸公園進行以下活動:撿拾動物、滑水、燒烤、露營、駕駛水上電單車、販賣、魚槍捕魚和康樂捕魚。

30.
紅石門水壩

. .

紅石門水壩《壹》

村民興建的閘水堤壆,可以快捷通往對岸,可惜很久沒有維護,所以堤壆的尾段崩塌了,要通往對岸就需要涉水而行。
. .

苗三古道 / 紅石門水壩《貳》

如不想涉水通往對岸,也不妨堤壆行一行,和到此一遊跟堤壆一起拍照留念。

31.
紅石門海岸

. .

紅石門海岸《壹》

在堤壆拍照後,可以返回【紅石門 • 海岸】休息和欣賞這片紅色的海岸。
. .

紅石門海岸《貳》

【紅石門 • 海岸】擁有一片火紅色的海岸,跟眼前的景色,山、海、天和地,構成了紅藍綠3種美麗的大自然色彩。
. .

紅石門海岸《叄》

一個火紅色的石頭。為什麼這裡的石頭都是紅色呢?地質學家相信,岩石形成的時期,氣候非常炎熱,氧化作用也特別強烈,沉積物中帶鐵的礦物便轉化成紅色的氧化鐵,它把沉積物如砂粒膠結起來,遂形成顏色獨特的紅色沉積岩。

32.
紅石門灣

DayDreamer.hk. .

紅石門灣

這個【】對出的火紅色海岸的海灣便是【紅石門灣】。

行程路線表:
回程 《紅石門 → 三椏村 → 烏蛟騰》

33.
苗三石澗

苗三石澗

在【紅石門】欣賞完火紅色的海岸和地質公園後,又要開始起程原路折返回去【苗三古道】上。經過了5公里漫長的路程,回到了這里【】。

34.
標距柱 • C2706

. .

標距柱 • C2706

網格座標為 KK 186910 。

35.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貳》

. .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貳》

途經一處小竹林。

36.
標距柱 • C2707

. .

標距柱 • C2707

網格座標為 KK 190912 。

37.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叄》

. .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叄》

經過一處特色的小橋。

38.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壹》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壹》

越過【標距柱 • C2708】後,前行不久,來到了一個涼亭,可以在此處休息一會。在涼亭的對出,有一條清澈的溪流,這裡匯合了【】的溪水準備奔向大海。

39.
三椏涌 • 營地

. .

三椏涌 • 營地

因疫情關係而封閉了,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入內一遊。

40.
三椏涌

. .

三椏涌

由【苗三石澗】起步後,前行約1.3公里後,來到了【】。

41.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肆》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壹》

越過【】石刻路牌後,前行不久,便會看見一片紅樹林。這裡還有一段很特別的石壆路。

42.
標距柱 • C2709

標距柱 • C2709

網格座標為 KK 193919 。

43.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伍》

苗三古道 / 印洲塘郊遊徑《伍》

又途經了一處紅樹林和泥灘,還有一段很特別的紫紅色的岩石路段。

44.
紅石地貌觀賞區

紅石地貌觀賞區

原來這裡的紫紅色岩石為粉砂岩,是沉積岩的一種。在一億多年前,此處是個寬闊的河口三角洲; 厚厚的幼細沙泥在水底沉竹木手一月,歷經百萬年的地質作用之後,膠結成堅固的岩層。滄海桑田,河口三角洲早已不復存在,紫紅色的岩石則露出地表,將優美的海岸線點綴得更加美麗。

45.
標距柱 • C2710

. .

標距柱 • C2710

網格座標為 KK 193922 。

46.
三椏灣 / 印洲塘海岸公園

. .

三椏灣 / 印洲塘海岸公園

又是海岸公園告示牌,因為重要的事情,要多看幾次。提示大家,未經許可,不可在這個海岸公園進行以下活動:撿拾動物、滑水、燒烤、露營、駕駛水上電單車、販賣、魚槍捕魚和康樂捕魚。

47.
三椏村 • 入口

. .

三椏村 • 入口

由【苗三石澗】前行了2.3公里,來到了【三椏村】。
. .

三椏村 • 資訊牌

講述【三椏村】位處新界東北,為沙頭角慶春約七村其中一員,已有三四百年歷史。【三椏村】為客家村落,村民全為曾姓,全盛時期有約五十戶人家。【三椏村】村屋以老圍為中心,曾氏祠堂亦屹立於此。

48.
犁三古道《壹》

DayDreamer.hk. .

犁三古道《壹》

越過【三椏村】路牌後,便進入了【犁三古道】,此處新建了一條方便遊人觀景的道路。

49.
三椏村 • 分岔口 

DayDreamer.hk. .

三椏村 • 分岔口

入村後不久,來到了一個分岔路,左邊是往【福利茶室】,前方是往【荔枝窩】,右方則是往碼頭。
. .

三椏村→烏蛟騰 • 路牌

在分岔口旁邊豎立著一個路牌,顯示了由【三椏村】回【烏蛟騰】的路程為5公里,需時約1.8小時。

50.
褔利茶室

褔利茶室

在分岔口左轉,後看見遠處的【福利茶室】。【福利茶室】除了提供冰凍的汽水和粥粉麵飯外,還有洗手間。

51.
犁三古道《貳》

犁三古道《貳》

在【犁三古道】那邊入口的【三椏村】路牌。離開【福利茶室】後,沿著【犁三古道】回【烏蛟騰】。

52.
犁三古道《叄》

. .

犁三古道《叄》

在【犁三古道】的中段後,豎立了一個石刻路牌,提示遊人正確前行的方向。

53.
犁三古道 → 烏蛟騰 • 出口

犁三古道 → 烏蛟騰 • 出口

由【福利茶室】前行了約3公里後,來到了【犁三古道】的出口。又見回了這13條很有特色的石柱。

54.
華景苑 (回程)

. .

華景苑 (回程)

再次回到【華景苑】後,已經是日落黃昏時。

55.
終點: 烏蛟騰 • 巴士總站

. .

烏蛟騰 • 巴士總站

經過20公里的路程,終於回到了起點,亦是終點【烏蛟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