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窗

🪨(Stone Window)是香港著名的自然奇觀,位於海拔604米的山脊之上,由巨型花崗岩經長期風化及侵蝕形成。這座天然石拱高約5米,寬約3米,外形宛如一道懸浮於空中的石造窗框,因其獨特地質構造與險峻地勢,成為行山者與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勝地。從石窗框內眺望,可俯瞰整個盆地、蠔涌谷地及遠眺牛尾海島嶼與維港遠景,視野遼闊壯麗,尤其日落時分光影穿透石窗,更被譽為「香港十大秘境」之一。

📌基本資料

項目 資料內容
🪨 景點名稱 石天窗(Stone Window)
🗺️ 地點 香港新界沙田區,馬鞍山郊野公園內,黃牛山(West Buffalo Hill)
📏 海拔高度 約 604 米
📸 景點特色 由多塊巨石天然堆疊而成,中間留有空隙,形成如窗戶般的奇景
🌿 景觀 可遠眺西貢海景、沙田城門河、馬鞍山,秋季有金黃色芒草
🧭 行山路線 黃泥頭 ➔ 花心坑 ➔ 石芽背 ➔ 黃牛山 ➔ 石天窗 ➔ 原路折返
🚶‍♂️ 路線距離 約 6–6.5 公里,需時約 4–5 小時
⚠️ 難度 中上級,部分路段斜峭,建議有行山經驗者前往
📅 最佳季節 秋冬季賞芒草,天氣涼爽,景色最美

前往的路線極具挑戰性,需從村起步,沿麥理浩徑第四段分支攀爬,途經陡峭碎石坡與茂密灌木叢,全程約需3至4小時。部分路段需手腳並用,且山脊線暴露感強烈,漁農自然護理署已設置警告牌提示風險,建議經驗不足者由方向繞行。由於沿途缺乏遮蔭及補給點,需攜帶充足飲水與防曬裝備,並避免雨後濕滑時攀登。

🥾行山路線詳解

起點 黃泥頭巴士站(Wong Nai Tau Bus Stop)
路線 黃泥頭 → 石芽背(Shek Nga Pui)→ 黃牛山 → 黃牛石城 → 石天窗
距離 約 6.5 公里
時間 約 4–5 小時(含休息與拍照)
難度 中級偏高(需攀爬、手腳並用)
補給 無(建議於廣源邨補給)
廁所 廣源邨(起點附近)

🚍 起點交通

  • 起點:🚌 黃泥頭巴士總站(Wong Nai Tau Bus Terminus)
  • 巴士路線:🚌 83K(由沙田市中心出發)
  • 補給建議:廣源邨(Kwong Yuen Estate)內有便利店、洗手間

🧭 路段特點

路段 時間 特點
黃泥頭 → 花心坑 約30分鐘 初段石屎路與泥徑,樹蔭充足
花心坑 → 石芽背 約30分鐘 泥徑上坡,分叉路多,中段坡度漸升,轉為曝曬地形
石芽背 → 石天窗 約40分鐘 碎石斜坡陡峭,需手腳並用,需小心攀爬
石天窗 → 山頂 約1小時 芒草海、開揚景觀

🪨【地質奇觀】石天窗是什麼?

石天窗(Stone Window)是由多塊巨型花崗岩(granite boulders)自然堆疊而成的天然構造,形成一個如窗框般的空隙,能透視遠方的山海景色。

  • 位於黃牛石城(Buffalo Rock Fortress)最底層
  • 由至少五塊巨石組成,形成「窗」形結構
  • 背景可見西貢海(Sai Kung Sea)與飛鵝山(Fei Ngo Shan)
  • 是攝影愛好者的夢幻構圖點

📸 拍攝技巧

  • 建議使用廣角鏡頭,將四邊石塊納入構圖
  • 清晨或黃昏光線柔和,更易拍出層次感
  • 注意安全,勿站在懸崖邊緣

【黃牛山】一帶的地質以侏羅紀時期的花崗岩為主,石天窗周邊還散佈多處風化岩群與懸崖景觀,如「黃牛石城」的巨岩陣列。山腳的村是傳統客家聚落,而石天窗所在的山脊曾為二戰時期的軍事觀察點,遺留少量戰壕痕跡。此地同時是觀賞日出雲海的秘境,晨光穿透石窗時形成的剪影效果尤為震撼,體現了香港郊野將地質奇觀與美麗,吸引無數戶外愛好者前來挑戰與探索。

🌾芒草海與奇石群

🍂芒草海(Miscanthus Grass Field)

  • 秋冬季節,黃牛山遍佈金黃色芒草
  • 景色壯麗,與大東山媲美
  • 拍照時切勿踩入草堆,保護自然生態

🪨黃牛石城(Buffalo Rock Fortress)

  • 分為三層巨石群:
    • 上層:獅身人面石(Sphinx Rock)、大鳥石(Bird Rock)
    • 中層:頑疊石(Stacked Boulder)
    • 下層:石天窗(Stone Window)

⚠️安全與裝備建議

  • 穿著防滑登山鞋(hiking shoes)
  • 建議穿長褲(long pants)防止植物刮傷
  • 攜帶足夠水與乾糧(hydration & snacks)
  • 路段有繩索輔助,但不宜完全依賴
  • 石天窗路段需手腳並用,勿於濕滑天氣前往

  • 黃牛 • 石城
  • 居高俯視 • 石天窗
  • 石天窗
  • West Buffalo Hill • Rock Castle 黃牛山 • 石城 | 360度 • 全景
  • West Buffalo Hill 黃牛山 • 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