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藏寺(Fazang Temple)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沙田坳道上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由釋遠俗和尚於1948年創立,並在1962年正式註冊成為有限公司。寺院在1980年代初由關耀昌先生斥資重建,並於1995年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由聖一大和尚及眾多高僧主持。這座寺院佔地約1,000平方米,採三進式結構設計,坐北向南,主要建築包括哼哈殿、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以及左右的觀音殿和伽藍殿,整體建築呈現紅柱白牆、黃瓦飛檐的傳統風格,倚山而建,環境清淨莊嚴。
—
📌基本資訊
類別 詳細資訊 🏯 寺廟名稱 法藏寺(Fa Tsang Monastery) 📍 地址 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沙田坳道175號 🗺️ 地理位置 位於獅子山東麓,鄰近慈雲山住宅區,交通便利,環境清幽 🧘♂️ 宗教類型 佛教(大乘佛教漢傳系統) 🕰️ 創建年份 1948年,由釋河清大法師創立 🛕 重建與開光 1980年代由關耀昌先生資助重建,1995年重新開光 🏗️ 建築結構 三進式設計:哼哈殿 → 天王殿與韋馱殿 → 大雄寶殿,左右為觀音殿與伽藍殿 🙏 主要供奉佛像 三寶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八羅漢 🌸 觀音殿特色 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法相慈祥 🛡️ 伽藍殿特色 供奉關公形象的伽藍菩薩,氣勢威嚴 🔥 香火狀況 位於市區,香火鼎盛,信眾眾多 📆 法會活動 定期舉行大小法會、誦經、禪修等佛教活動 🚗 交通方式 港鐵至鑽石山或黃大仙站,轉乘小巴或巴士至慈雲山沙田坳道 📐 占地面積 約1,000平方米 🎬 特殊軼事 曾為邵氏電影《四個自殺的少女》拍攝場景 —
🚇 交通與周邊景點
- 🚉 鄰近地鐵站:黃大仙站(Wong Tai Sin Station)、鑽石山站(Diamond Hill Station)轉乘小巴前往
- 🏞 周邊景點:黃大仙祠(Wong Tai Sin Temple)、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南蓮園池(Nan Lian Garden)
- 🚶♀️ 徒步起點:法藏寺是登慈雲山的熱門起點之一,鄰近沙田坳村(Sha Tin Pass Village)沙田坳道常作為登山路線起點,通往獅子山自然步道
—
📜 名稱由來與宗派背景
- 『法藏』源自《無量壽經》(Infinite Life Sutra):『佛法藏有無量德性』,象徵佛法深奧無量
- 亦向唐代高僧『法藏大師』(Master Fazang)致敬,他是華嚴宗(Huayan School)第三祖,曾受武則天(Empress Wu Zetian)尊崇
- 法藏寺屬於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弘揚華嚴思想與普度眾生的理念
—
【法藏寺】內供奉的佛像豐富而宏偉。哼哈殿內塑有高大的哼哈二將神像;天王殿(韋馱殿)則供奉彌勒佛、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主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合稱三寶佛),佛祖左右為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殿兩旁還供奉十八羅漢;觀音殿內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伽藍殿則供奉以關公形象為代表的伽藍菩薩。寺院名稱『法藏』源自佛經『入佛法藏』一語,寓意佛法內含無限真理,同時也與唐代講述華嚴經的賢首法藏大師(華嚴三祖)有關。
—
🏛 建築結構與殿堂配置
法藏寺採三進式設計,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結構莊嚴:
殿堂名稱 英文名稱 供奉神祇與特色 哼哈殿 Hall of Heng and Ha 哼哈二將(Heng & Ha Generals),守護寺門,像高十呎 天王殿 Hall of Heavenly Kings 彌勒佛(Maitreya Buddha)、韋馱菩薩(Skanda Bodhisattva)、四大天王(Four Heavenly Kings) 大雄寶殿 Mahavira Hall 釋迦牟尼佛(Shakyamuni Buddha)、藥師佛(Medicine Buddha)、阿彌陀佛(Amitabha Buddha)、文殊菩薩(Manjusri)、普賢菩薩(Samantabhadra)、十八羅漢(Eighteen Arhats) 觀音殿 Guanyin Hall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Thousand-Armed Avalokitesvara),法相慈祥 伽藍殿 Sangharama Hall 伽藍菩薩(Sangharama Bodhisattva),以關公(Guan Yu)形象供奉,氣勢威嚴 功德堂 Merit Hall 設有先人靈位(Ancestral Memorial Tablets),供奉祖先,舉行佛事 香積廚 Monastic Kitchen 寺內素齋聞名,泡製精緻素菜,深受善信喜愛 —
【法藏寺】地處市區,交通便利,香火鼎盛。它不僅是信眾參拜祈福的宗教場所,每年定期舉行大小法會,也提供齋菜、功德法事等服務,並設有骨灰龕位和祖先牌位供安奉。寺院開放時間為早上九時半至下午四時,從市區前往頗為方便。此外,法藏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沙田坳道單雙行車的分界點,其莊嚴的建築和寧靜的氛圍也吸引了遊客和影視作品(如邵氏電影《四個自殺的少女》)在此取景,成為融合信仰、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場所。
—
🪷 宗教活動與文化儀式
法藏寺每年舉行多項佛教法會與文化活動,香火鼎盛:
- 🛁 浴佛節(Buddha Bathing Festival):農曆四月初八,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
- 🧹 清明法會(Qingming Dharma Assembly):祭祀祖先,超度亡靈
- 👻 盂蘭法會(Ullambana Festival):農曆七月,普渡眾生,超度孤魂
- 🧘♂️ 禪修活動(Meditation Retreats):提供靜修空間,培養定力與智慧
- 🥬 素齋文化(Vegetarian Culture):香積廚供應素食,推廣慈悲飲食
—
🖼 建築與藝術特色
- 🏮 紅柱白牆、黃瓦飛檐(Red Pillars, White Walls, Yellow Tiled Roofs),典型中式佛寺風格
- 🎨 佛像浮雕壁畫(Buddha Relief Murals):入口處展示佛祖講經圖,五弟子聆聽,栩栩如生
- 🪑 長廊設計(Corridor Design):由寺門通往大殿,引導信眾進入莊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