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 • 香港校園

🎓 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rancis and Rose Yuen Campus in Hong Kong)位於香港島域多利道168號,是一座融合歷史保育與現代學術功能的國際校區。該校園的前身是擁有豐富歷史層次的建築群,最初為二戰時期的銀禧炮台,後曾用作難民臨時棲留所、英軍皇家工程師軍官食堂及宿舍,1961年成為香港警察政治部轄下的扣押中心(俗稱『白屋』),並在主權移交後一度空置。2013年芝加哥大學獲政府以象徵性地價批出此地,斥資7500萬美元(約5.86億港元)活化,於2018年正式啟用,現為三級歷史建築群與新建築共存的典範。

🏛️ 校園基本資料

📌 項目 📚 資訊內容
🏫 校園名稱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與慧敏香港校園(Francis and Rose Yuen Campus in Hong Kong)
📍 地理位置 香港域多利道168號
🗺️ 所在區域 摩星嶺(Mount Davis),位於香港島西部
🏗️ 建築設計 由 Revery Architecture(前稱譚秉榮建築事務所)設計,融合歷史建築保育元素
🏛️ 校園特色 活化歷史建築『白屋』原址,設有文物展示中心、導賞團、觀景台等設施
📐 樓面面積 約 53,000 平方呎
🎓 開幕年份 2018 年正式啟用,2025 年進一步擴展
💰 建設費用 約 7,500 萬美元(約港幣 5.86 億元)
📖 教育項目 EMBA 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學術研究中心、公開講座、海外學習計劃等
🌏 國際合作 與清華大學等機構合作,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與學術互動

校園設計由國際建築事務所Revery Architecture(前譚秉榮建築事務所)規劃,以『知識的樹屋』為核心概念,採用絲帶型懸浮結構依山而建,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地形與歷史遺跡的干擾。園內保留原扣押中心的白色外牆、囚室斑駁痕跡及炮台遺址,並設有文物展示中心,通過六個歷史時期(包括銀禧炮台、難民棚寮、警察扣押中心等)的展覽述說地點變遷。新建築則提供現代化教學空間,如教室、圖書館及實驗室,主要服務布思商學院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

🏛️ 歷史背景與地點選址

  • 地點:摩星嶺 168 號,位於香港西部山區,俯瞰南中國海
  • 前身:原址為『白屋』,即前香港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曾用作政治犯拘留所、難民收容所、英軍防禦設施等
  • 歷史層次:校園所在遺址經歷六個歷史時期,包括二戰銀禧炮台、戰後難民營、皇家香港警察設施等

🏗️ 建築設計與保育精神

  • 設計機構:由加拿大建築事務所 Revery Architecture(前稱譚秉榮建築事務所)操刀
  • 活化歷史建築,保留『白屋』原貌,包括:
    • 扣押探視室
    • 皇家陸軍駐守槍口位置
    • 銀禧炮台遺址
  • 設計理念
    • 強調『最小干擾』原址建築
    • 保留原有結構如探視室、槍口位置等作文物展示
    • 減少冷氣機設置以維持外觀完整性
  • 工程難度高:
    • 校舍依山而建,打樁工程耗時一年,地基打樁約200枝
    • 地基穩固與歷史建築保育並重
    • 減少冷氣機設置以保留外觀
  • 校園樓面面積達 5.3萬平方呎,設有演講廳、研習室、圖書館與觀景台

🚇 交通資訊

起點 交通方式與路線
🚉 乘坐 58 或 58M 小巴至站下車
🏙️ 中環置地廣場 搭乘 1 號巴士至站下車
🚶‍♂️ 步行建議 沿摩星嶺徑步行約 10 分鐘即可抵達校園入口

🌅 打卡與文化活動

  • 校園外觀融合歷史與現代,成為摩星嶺日落觀景熱點
  • 定期舉辦音樂會、文化展覽與導賞團
  • 文物展示中心展示摩星嶺六個歷史時期的演變
  • 📸 建議黃昏時段前往,可拍攝絕美日落與校園剪影
  • 🏛️ 文物展示中心需網上預約,導賞團名額有限
  • 🧢 校園地勢高,建議穿著舒適鞋履並攜帶防曬用品
  • 📖 可參加校方舉辦的公開講座與工作坊,感受芝大學術氛圍

🧠 學術使命與研究方向

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不只是教學基地,更是亞洲學術交流的樞紐:

  • 三大研究主題
    • 商務、經濟、法律與政策
    • 文化、社會、宗教與藝術
    • 科學、能源、醫療與公共衛生
  • 研究機構
    • 『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中國經濟研究所
    • 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中美學術交流
  • 學術活動
    • 舉辦研討會、公開講座、工作坊
    • 支援 122 個教研項目,涵蓋經濟、心理學、語言學等領域

作為芝加哥大學在亞洲的首個校區,其功能超越傳統教學,致力成為連繫中國與全球的學術樞紐。校園定期舉辦公共導賞團,開放文物徑與銀禧炮台遺跡,並與清華大學等機構合作研究,體現歷史傳承與國際化學術使命的融合。交通上可搭乘巴士5B、971等路線抵達,但需注意園內禁止車輛停泊及商業拍攝。

🎓 學術與教育項目

1. 布思商學院 EMBA 課程

  • 為期 21 個月,學費約港幣 135 萬元
  • 包含芝加哥與倫敦校區的短期學習與住宿
  • 每年招收約 75 名學生,來自香港、內地、新加坡、日本等地

2. 行政人員非學位課程

  • 為本地專業人士設計,提升領導力與管理技能

3. 中國經濟研究所

  • 『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亞洲分支
  • 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究中國經濟議題

4. 海外學習計劃

  • 芝加哥大學本科生可到香港校園修讀短期課程
  • 涵蓋經濟學、全球研究等領域

🧭 校園使命與定位

  • 作為芝加哥大學在亞洲的首個永久校園,目標包括:
    • 推動國際學術合作
    • 擴展全球教育網絡
    • 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
  • 校園秉持芝加哥大學的核心價值:
    • 自由辯論
    • 跨學科交流
    • 嚴謹研究

🖼️ 校園設施與文化探索

  • 樓面面積:約 53,000 平方呎
  • 主要設施
    • 演講廳、小組研習室、圖書館
    • 摩星嶺觀景台與文物展示中心
    • 香港賽馬會支持的教育綜合大樓與社會創新計劃
  • 導賞與開放安排
    • 文物展示中心每週開放六天,四天需網上預約
    • 周五與周日設有粵語與英語導賞團

🌐 社會影響與願景

  • 中西文化橋樑:香港作為東西交匯之地,校園促進全球議題的本地研究
  • 創新與科研平台:配合香港政府創科政策,校園成為本地科研與國際合作的催化劑
  • 公共參與:校園不僅服務學生,也向公眾開放,成為文化教育資源

📌 小知識補充

  • 芝加哥大學於 2013 年以象徵式地價 1,000 港元獲批『白屋』用地
  • 校園命名為『Francis and Rose Yuen Campus』,以表彰校友袁天凡及其妻子慧敏的捐助

🌏 對香港的影響

  • 增強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多元性
  • 成為亞洲學術研究與創新中心
  • 推動本地與全球學者的交流與合作
  • 支援香港由金融城市轉型為創新中心的發展

📌 小知識補充

  • 芝加哥大學於 2013 年以象徵式地價 1,000 港元獲批『白屋』用地
  • 校園命名為『Francis and Rose Yuen Campus』,以表彰校友袁天凡及其妻子慧敏的捐助

  • 芝加哥大學 • 香港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