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排頭徑(Cheung Pai Tau Path)是香港新界東北部一條風景優美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行山路線,位於沙頭角海沿岸,屬於『東北五咀』景觀帶的一部分。這條路徑通常從谷埔村的松記士多起步,沿著沙頭角海岸的山路蜿蜒前行,經過榕樹凹村、榕樹凹灣和大深涌等地,最終抵達長排頭及其著名的天然潮汐水池『天池』。路線全長約4公里,單程通常需要2小時左右完成,整體難度被評為中級,適合體力較好的行山者。
—
📌 基本資訊
項目 詳細資料 🗺️ 路線名稱 長排頭徑(Cheung Pai Tau Path) 📍 所在地區 新界東北沙頭角海岸一帶,屬『東北五咀』之一 🚶♂️ 起點 谷埔村(松記士多) 🧭 終點 長排頭(天池)或可延伸至鹿頸、荔枝窩等地 📏 路線長度 約 4 公里(短線)或延伸至 15 公里(長線) ⏱️ 行程時間 約 2 小時(短線)或 5–6 小時(長線) 🧗♀️ 難度評級 中級:需綑岸、爆林,部分路段受潮汐影響 🌊 天池特色 天然潮池,潮退時水面如鏡,形成『天空之鏡』奇景,是攝影熱點 🏞️ 地形特色 山徑、海岸、叢林、沙灘、潮池,沿途風景多變 🏘️ 沿途村落 榕樹凹村、大深涌、谷埔村等,保留古老鄉郊建築與文化 🍴 補給地點 谷埔士多、鳳坑士多(鹿頸方向) 🚐 交通方式 起點:大埔墟站乘20R小巴至烏蛟騰或谷埔;終點:鹿頸乘56K小巴至粉嶺站 📸 推薦活動 攝影(天池倒影)、探索古村、觀賞海岸地貌、觀鳥 ⚠️ 注意事項 潮漲時部分路段會被淹,需查閱潮汐時間;建議穿著防滑鞋及長褲 📍 特別亮點:
- 『天池』是由海水退潮後形成的天然潮池,水面平靜時能倒映藍天白雲,宛如仙境。
- 榕樹凹村與谷埔村仍保留客家建築與鄉郊生活痕跡,是認識香港歷史文化的好地方。
- 大深涌沙灘上甚至有一台被棄置的鏟泥車,成為另類打卡點。
—
這條路徑的特色在於它融合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遺跡。行者沿途不僅能欣賞沙頭角海的優美海景、遠眺鴨洲和吉澳等離島,還能探索榕樹凹村等已荒廢村落的古老建築和文化遺跡,感受香港鄉郊的歷史變遷。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終點的『天池』 – 這是一個在潮退時形成的天然潮池,水面平靜如鏡,能完美倒映天空與周圍的紅樹林,形成絕美的『天空之鏡』景觀,是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點。
—
🧭 詳細路線分段解析
① 起點:谷埔村(松記士多)
② 榕樹凹 → 榕樹凹灣
- 榕樹凹村已荒廢,但仍保留古老建築
- 榕樹凹灣有水壩與小沙灘,是拍照好地方
③ 大深涌
- 經過一段林蔭小徑後抵達大深涌沙灘
- 可見棄置鏟泥車,是特色地標之一
- 沙灘開闊,遠眺吉澳、鴨洲
④ 長排頭與天池
- 綑岸路段開始,需留意潮汐(建議潮退時前往)
- 天池是天然潮池,水面如鏡,風平浪靜時最美
- 長排頭燈塔是打卡熱點,附近地形多變,拍攝角度豐富
⑤ 折返路線
—
計劃行走長排頭徑時需特別注意安全事項。部分路段涉及綑岸(沿海岸線行走),必須密切留意潮汐變化,建議出發前查閱香港天文台的潮汐預報,選擇潮退時段行走,因為潮漲時某些路段可能被海水淹沒無法通行。此外,路徑部分區域可能長草叢生,建議穿著長褲以防刮傷。交通方面,可從粉嶺港鐵站搭乘56K號小巴前往鹿頸,再步行至起點;沿途的谷埔、鳳坑及鹿頸有餐廳或士多可供補給。
—
📷 沿途景點與特色
地點 特點 🏞️ 榕樹凹村 荒廢客家村落,保留古老建築風貌 🪨 大深涌沙灘 棄置鏟泥車、海岸岩石,具野趣 🌊 天池 天然潮池,風平浪靜時如『天空之鏡』 🔦 長排頭燈塔 沙頭角海岸標誌性建築,具地理與航海意義 —
📌 天池拍攝建議
時間 建議拍攝條件 🌅 清晨 光線柔和,水面平靜 🌊 潮退 潮池露出完整水面,倒影效果最佳 ☀️ 晴天 天空藍色與雲朵倒影清晰 —
⚠️ 注意事項
- 🌀 潮汐查詢:建議使用 香港天文台潮汐預報
- 🥾 裝備建議:防滑鞋、長褲、防曬用品、足夠飲水(建議穿著防滑鞋及長褲,部分路段有碎石或草叢)
- 🧭 導航工具:拍照記錄路牌或使用離線地圖(如 MapOut、Hiking Trail HK)
- 🧃 補給點:松記士多(谷埔)、鳳坑士多(如延伸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