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道

🛣️ 甘道(Coombe Road)是香港島一條具有百年歷史的街道,位於東麓,連接舊道。這條道路命名自第七任香港總督堅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其英文名”Kennedy Road”即源自其姓氏,而中文譯名「甘道」則融合音譯與本地語言習慣。道路於1870年代建成,最初是殖民時期高級官員與富商住宅區的通道,至今仍保留著典雅的歷史氛圍。

📌 基本資訊

項目 資訊內容
🛣️ 道路名稱 甘道(Coombe Road)
🏙️ 所在地區 香港島
🚦 行車方向 東西雙向
🚗 車速限制 50公里/小時
🔚 起點連接道路 /中峽道/金馬麟山道交界
🔚 終點連接道路 道近
🏞️ 沿線地標 公園、甘道兒童遊樂場、甘道停車場、警隊博物館、嘉樂園通道路口
🏛️ 特色建築 警隊博物館(座落於27號,展示香港警隊歷史文物)

【甘道】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融合殖民歷史與自然生態的景觀。沿途可見維多利亞風格的藍牆白柱建築、古榕樹形成的天然樹廊,以及隱蔽的戰時防空洞遺跡。東端與香港公園相接,西段則可俯瞰都市景觀,成為城市與山林的過渡帶。這裡也是香港動植物園的入口之一,常聞鳥語伴隨電車叮咚聲,形成半山獨有的聽覺記憶。

🏛️ 甘道23號: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 歷史背景

  • 建於 1887年,原名 Stonyhurst
  • 首任業主為英殖時期潔淨局非官守議員 法蘭些士
  • 1921年由 香港電燈公司購入,改名為 Carrick
  • 現由 長實地產旗下子公司持有

🧱 建築特色

項目 詳細說明
建築風格 新古典主義 + 帕拉第奧主義
層數 兩層:上層為貴族樓層,下層為傭人空間
外牆設計 粉飾灰泥壁柱、拱形窗口、拱頂石
室內元素 保留原有壁爐、遊廊、拱門、大廳與臥室
對稱性 採用帕拉第奧式對稱外形設計

🛠️ 保育與活化進程

🏅 歷史評級

  • 2011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 一級歷史建築
  • 評級理由:具特別重要價值,須盡力保存

🔄 非原址換地協議(2018年)

  • 業主將甘道23號交回政府作保育
  • 政府批出甘道另一側約 1,100平方米土地作低密度住宅發展
  • 同時修訂分區計劃,把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丙類)6」地帶

🏫 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第七期)

  • 2024年列入第七期活化計劃
  • 政府邀請非牟利機構提交活化建議
  • 建議用途包括:酒店、教育機構、文化中心等

🧭 甘道沿線其他地標

👮‍♂️ 警隊博物館(甘道27號)

  • 展示香港警隊歷史文物
  • 前身為峽警署,1988年改建為博物館

🏡 甘道21號

  • 高端住宅,兩座洋房組成
  • 實用面積約 4,012 平方呎,屬低密度豪宅區

💰 地產價值與住宅特色

高尚住宅區特徵

  • 屬低密度住宅區,環境寧靜
  • 物業多為獨立洋房或低層住宅
  • 景觀優美,可遠眺維港與山景
  • 交通雖不便捷,但私家車通行無阻

代表性物業

地址 類型 面積 特點
甘道21號 洋房 約4,200平方呎 帶花園與車位
甘道27號 警隊博物館 公共設施 展示警隊歷史文物

今日的甘道既是住宅區動脈,也是文化記憶的載體。清晨可見國際學校學生沿路步行,午後則有遊客尋找隱藏於綠蔭中的歷史建築。儘管周邊現代高樓漸起,甘道仍以緩坡彎道與百年樹木維持著時光凝結的氣息,成為香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靜謐縮影。

🌿 環境與社區特色

  • 鄰近灣仔峽公園與自然步道,適合遠足與觀鳥
  • 甘道兒童遊樂場提供家庭休憩空間
  • 附近建築多具殖民地風格,文化氛圍濃厚
  • 地勢高,空氣清新,景觀開揚
  • 周邊多為綠化地帶與歷史建築
  • 適合遠足、攝影、建築愛好者探索

  • 甘道 • 兒童遊樂場 🎠
  • 甘道 • 21號
  • 劏青蛙 🐸 之 橫跨香港島 • 東西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