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流村(Fan Lau)是香港大嶼山西南端的古老漁村,位於分流半島沿岸,因其地理位置正處珠江口與南中國海交匯處而得名『分流』。村落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曾是由多條小村組成的繁榮社區,至今仍保留著天后廟、炮台及清代摩崖石刻等文化遺跡,其中1820年刻制的『分流頂』石刻更被列為法定古蹟,見證了古代海上貿易路線的歷史。
—
📌 基本資訊
類別 資訊內容 🏞️ 地點名稱 分流村(Fan Lau) 📍 所在位置 香港大嶼山西南端,屬南大嶼郊野公園範圍,是香港最西南的陸地 🌊 地理特徵 三面環海,南望珠海桂山島,東臨狗嶺涌,西北為雞翼角,地形崎嶇 🧭 命名由來 位處珠江與南中國海交界,海水分成泥黃色與澄青色,形成『分流』現象而得名,故名『分流』 古稱 曾稱『汾流』或『石筍村』(Shek Sun),1957年後改為 Fan Lau。 🏛️ 歷史背景 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明清時期為重要航道與軍事據點 🧱 村落狀況 現為荒廢村落,無常住人口,保留低度人工發展狀態 🏯 古蹟景點 分流炮台(清代建)、分流石圓環(新石器時代)、分流天后廟、嶼南界碑 🗺️ 交通方式 無公路直達,需從石壁或大澳步行約2小時經鳳凰徑 • 第7段或鳳凰徑 • 第8段前往 🥾 遠足路線 石壁 → 狗嶺涌 → 分流東灣 → 分流炮台 → 分流西灣 → 煎魚灣 → 二澳 → 大澳 ⛺ 自然景觀 分流東灣、西灣、煎魚灣等海灘,風景優美,適合露營與觀星 🪧 文化遺產 石筍村(分流村舊稱)、分流燈塔、界碑見證香港租借歷史 ⚠️ 特別事件 曾發生船隻相撞事故(如1963年佛山輪事件),地理位置具航道風險 —
這條村落最獨特的是其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交融。周邊擁有香港少見的雙色海奇觀 – 因咸淡水交匯形成的黃藍分明海水分界線,以及二澳谷地的紅樹林生態。村內荒廢的石屋群與仍運作的少量漁民作業形成鮮明對比,而建於1729年的分流炮台(雞翼角炮台)曾是清代海防前哨,現存炮台遺址與瞭望台可俯瞰整個海域。
—
🏛️ 歷史文化遺跡
🔹 分流炮台(法定古蹟)
- 建於清雍正年間(約1729年),為防禦海盜而設。
- 位於海拔70米高地,俯瞰珠江航道。
- 炮台長約46米,牆身以花崗石及青磚砌成,保存良好。
🔹 分流石圓環(法定古蹟)
- 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遺跡。
- 用途未明,可能與宗教或天文有關。
- 1983年列為法定古蹟,是香港最古老的考古遺址之一。
🔹 分流天后廟(三級歷史建築)
- 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臨海而建,供奉天后娘娘。
- 是香港少數仍保存的臨海天后廟,反映漁民信仰文化。
🔹 應綱梁宗祠(三級歷史建築
- 建於清末,由分流村梁氏家族興建。
- 曾作為村校使用,至今仍有族人祭祀祖先。
- 是村內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 自然景觀與行山路線
🔸 分流郊遊徑
🔸 鳳凰徑 • 第7段(石壁至大澳)
路線 石壁 → 嶼南界碑 → 狗嶺涌 → 分流炮台 → 二澳 → 大澳 距離 約17.5公里 時間 約6小時 難度 中等(★★★☆☆) 補給 分流村、二澳、大澳設有士多 🔸 狗嶺涌與嶼南界碑
- 狗嶺涌是沿途重要的自然地貌,設有露營地。
- 嶼南界碑建於1902年,標誌新界租借地界線。
—
由於地處偏遠且無陸路直達,需從大澳或東涌搭乘街渡(航程約30分鐘)或徒步2小時經鳳凰徑到達。分流村現僅剩少數居民留守,其荒涼之美與歷史滄桑感吸引徒步愛好者與文化探秘者前來,但需注意村內無商業設施,須自備飲水與食物。這裡既是香港邊陲生活的活態博物館,也展現了海洋文化與自然力量的永恆對話。
—
🚶♂️ 前往方式與遠足路線
🚍 陸路交通
🚤 水路交通
可由大澳搭乘私人駁船前往(約30分鐘,需預約)
🥾 遠足路線亮點
- 狗嶺涌 → 分流炮台 → 分流東灣 → 分流西灣 → 二澳 → 大澳
- 全程約17.5公里,需時約6小時,屬中等難度
⚠️ 注意:分流村無公路直達,需徒步進入,沿途無手機訊號,建議結伴同行。
—
🧭 名稱由來與歷史背景
- 『分流』原稱『汾流』,因地處珠江與南中國海交界,海水分界明顯,呈泥黃與澄青色而得名。
- 英文名 Fan Lau,早期地圖曾稱 Shek Sun(石筍)。
- 明清時期,分流是南來船隻進入廣州的重要航道,具戰略價值。
—
🏡 分流村現況與人文風貌
- 村民已大幅遷出,現僅有少數居民
- 村內有士多可補充飲品與簡食
- 綠草如茵,環境寧靜,宛如田園詩畫
- 曾有復村計劃,設有花田與修復路牌
—
🛳️ 1963年撞船事件:佛山輪與新東榮號
- 1963年11月,港澳客輪『佛山輪』在分流燈塔附近與貨船『新東榮號』相撞,貨船沉沒。
- 七名船員游水登岸,攀山越嶺至大澳報案。
- 該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並成為香港海事史上的重要案例。
—
🏘️ 分流村現況
- 村落現已接近荒廢,僅剩少數居民與士多。
- 村內綠草如茵,環境寧靜,被形容為『田園寧靜草青蔥』。
- 村民多為梁氏族人,原籍深圳,曾以農漁為生,將漁獲運往澳門兜售。
—
🎒 小貼士
- 🥾 穿著防滑登山鞋
- 🧃 自備水與食物
- 📵 沒有訊號,請預先告知親友行程
- 📸 帶相機,日落景色絕美
- 🧭 建議使用離線地圖或紙本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