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士街

🌳 科士街(Forbes Street)位於香港島(Kennedy Town),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單程行車街道,全長約200米,連接(Smithfield)與(Cadogan Street),同時也是一條短而充滿故事的街道,雖然只有約 0.2 公里,卻以其南面路旁的石牆樹群而聞名。這些石牆樹群由27棵榕樹攀附生長,是全港規模最大的樹牆,蘊藏着豐富的歷史與生態價值。

🏭 歷史背景

  • 街名「Forbes」源自美國的科士家族(Forbes family),其成員曾在旗昌洋行(Russell & Co)任職。
  • 旗昌洋行曾設立「香港麻纜廠(Rope Works)」,是早期工業遺址之一。
  • 科士街早在18世紀末已存在,石牆可能建於1890年代。

🧭 基本資料

項目 詳情
名稱 科士街
所在地區 (Kennedy Town),
起點 (Smithfield)
終點 (Cadogan Street)
長度 約200米(約0.12英里)
行車方向 單向西行(One-way westbound)
車速限制 50 公里/小時(50 km/h)
港鐵接駁 港島線站(Kennedy Town Station)C出口

🚏 交通資訊

🚇 港鐵(MTR)

鄰近港鐵堅尼地城站(Kennedy Town Station),C出口即達。

🚐 小巴與巴士(Minibus & Bus)

  • 設有紅色小巴站(Red Minibus Stop),多條路線途經。
  • 曾是巴士43X線的中途站,現由43M線取代,設有堅尼地城站分站。

🌳 石牆樹(Stone Wall Trees)

  • 科士街最著名的景觀是南面三堵石砌護土牆上的 27棵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
  • 這些榕樹攀附於石牆上,形成全港最大規模的「樹牆(Tree Wall)」。
  • 部分樹齡逾百年,列入《古樹名冊(Register of Old and Valuable Trees)》。
  • 是文青與攝影愛好者的打卡熱點,也是居民的集體回憶。

生態價值

  • 為原鴿(Spotted Dove)、樹麻雀(Tree Sparrow)提供棲息地
  • 果實供鳥類食用,鳥類再將種子散播至其他地區
  • 減少陽光直射,降低地面溫度
  • 吸收空氣污染物,改善街道空氣質素

社區意義

  • 為街坊遮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港鐵建造港島線延線時,特意遷移堅尼地城站設計以保護樹牆

🛝 社區設施

  • 科士街臨時遊樂場(Forbes Street Temporary Playground)
  • 鄰近地標:邨(Sai Wan Estate)、堅尼地城游泳池(Kennedy Town Swimming Pool)

🏙️ 城市與自然的共融

科士街的石牆樹群與堅尼地城的舊樓群(Tenement Buildings)融為一體,見證城市變遷與自然共存的可能。

「石牆樹屹立百年,見證西區變遷。居於堅尼地城舊樓群側,卻毫無違和之感,實屬城西象徵。」——V'air 可持續發展教育

🐓 雞鴨欄歷史

20世紀初至1980年代,科士街與爹核士街(Davis Street)交界曾是「雞鴨欄」集中地。

特點與問題

  • 清晨四時雞鴨聲浪擾人清夢
  • 糞便氣味、交通阻塞影響民居
  • 商販用木車或竹枝趕鵝穿越吉席街(Catchick Street)與卑路乍街(Belcher's Street)

結局

  • 1987年遷至西區臨時家禽批發市場(Western District Temporary Poultry Market)
  • 九十年代再遷至豐物道副食品批發市場(Wing Lok Street Wholesale Food Market)
  • 原址改建為小巴總站

🏞 鄰近地標

地標名稱 英文名稱
科士街遊樂場 Forbes Street Playground
堅尼地城遊樂場 Kennedy Town Playground
Sai Wan Estate
佐治五世公園石牆樹 King George V Memorial Park Stone Wall Trees

  • 科士街 • 石牆樹《3》
  • 科士街 • 石牆樹《2》
  • 科士街 • 石牆樹《1》
  • 士美菲路 • 熟食中心
  • 劏青蛙 🐸 之 橫跨香港島 • 東西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