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石門徑(Hung Shek Mun Path)是大埔區船灣淡水湖東北方的一條極具挑戰性的隱秘遠足路線,位於印洲塘海岸公園(Yan Chau Tong Marine Park)範圍內,以其獨特的紅色岩石海岸聞名,因岩石呈火紅色而被譽為『火紅海岸』(Fiery Red Coast),這片紅色地貌源自岩石中豐富的鐵質經氧化形成的赤紅色調,與周圍的綠山碧水形成強烈對比,宛如一幅天然藝術畫卷。
—
📍 地理位置與背景
- 地點:新界東北,大埔區
- 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岩石含氧化鐵(Iron Oxide)呈紅色
- 特色: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層理清晰,景色壯麗
—
🌋 地質奇觀: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 岩石中含鐵礦物,經氧化作用轉化成紅色的氧化鐵。
- 沉積岩層理清晰,色彩鮮艷,呈紅、橙、粉紅色,常見於乾熱地區。
- 紅石門是香港少數可見丹霞地貌的地點之一,與中國丹霞山地質相似。
—
🌋 地貌特色
-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富含鐵質沉積岩氧化形成赤紅色。
- 火紅海岸(Flaming Red Coast): 岩石與海岸形成強烈對比,建議低潮時前往。
—
【紅石門徑】全長約15.5至17公里,通常需時7至8小時完成,起點位於烏蛟騰,沿途景點包括印洲塘的壯麗海景、觀音峒的山峰視野、紅石門小水庫及廢棄村屋遺跡,抵達紅石門後可漫步海岸線,欣賞鐵質豐富的紅色沉積岩層及周邊的紅樹林與灣澳,偶爾可見舊時用作魚塘的堤壩,體現古人巧用自然的智慧,此徑以其獨特的紅色岩石地貌(Red Rock Formations)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聞名,是香港最具地質特色的遠足路線之一。
—
📍 路線資料
項目 詳情 起點 烏蛟騰(Wu Kau Tang) 終點 紅石門(Hung Shek Mun)或原路折返 距離 約15–17公里(最長可達21公里) 時間 約7–8小時 難度 ⭐⭐⭐⭐⭐(高) 地形 山徑、叢林、石澗、海岸 地貌特色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最佳季節 秋冬季 補給 沿途無補給,需自備食水 建議 長褲、防滑鞋、GPS裝置、與有經驗者同行 —
🗺️ 詳細路線分段
路線從烏蛟騰出發,沿妙三古道經過三椏村、九擔租及上妙田、下妙田,接上船灣郊野公園徑至大峒及觀音峒,途中需留意樹上的彩帶標記進入叢林小徑,下坡至吉澳供水水塘的小水庫,然後繞過紅石門村的廢屋後,便抵達紅石門海岸;返程則原路折返。
地點 英文名稱 特點與說明 烏蛟騰 Wu Kau Tang 起點,由大埔墟乘小巴20R前往 九擔租 Kau Tam Tso 客家村落,平路段,沿途楓香林蔭 大峒 Tai Tung 路線最高點,海拔約280米,可遠眺吊燈籠山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Kwun Yam Tung 接近觀音峒 觀音峒 Kwun Yam Tung 紅石門支路分岔點 吉澳供水水塘 Kat O Water Supply Reservoir 途中見供水設施 紅石門村 Hung Shek Mun Village 荒廢村落,曾以捕魚為生 火紅海岸 Fiery Red Coast 紅色岩層地貌和壯麗紅岩海岸線,拍照熱點 如有興趣相關行山路線,可以參閱〖紅石門 • 夢遊記〗
—
📌 行山建議
- 📍 路線多為非官方山徑,分支繁多,容易迷路,建議與有經驗者同行路
- 🧭 必備 GPS 或離線地 App(如 Hiking Trail HK)路。
- 🥾 穿著長褲、防滑登山子、帽子、防曬、頭燈、急救包段。
- 🧃 自備足夠食水與糧食,全程無補給。
- 👥 建議與有經驗者同行,新手不宜獨行。
- 🚫 紅石門屬海岸公園, 禁止撿石、露營、捕魚等破壞行為。
- 🥪 預備至少 3–4 公升水與高能量乾糧
- ⚠️ 避免雨天行山,路面濕滑危險
—
📸 打卡熱點
- 🔥 紅石門海岸:紅岩與藍海交織,極具視覺衝擊。
- 🌄 大峒山頂:俯瞰印洲塘海灣,日落時分尤美。
- 🌿 荒廢村落:融合自然與歷史的神秘感。
—
📸 攝影建議
- 最佳拍攝時間:早上至中午,陽光照射岩石最鮮紅。
- 推薦角度:高處俯瞰紅石門灣,或近岸拍攝岩石紋理。
- 注意安全:海岸邊岩石濕滑,切勿太接近邊緣。
—
📚 小知識:紅石門的命名由來
『紅石門』得名於其海岸岩石呈火紅色,形似一道天然石門。據說昔日漁民以此為地標,辨識航道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