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徑 • 第3段(Lantau Trail – Section 3)是香港大嶼山最具挑戰性的遠足路線之一,全長約4.5公里,需時3至4小時完成,以攀登香港第2高峰鳳凰山(海拔934米)為主。這段路線從伯公坳(海拔約330米)起步,沿途多為陡峭石階,被稱為「天梯」,攀登難度較高,尤其山頂前的南天門路段坡度極大,需具備一定體能。鳳凰山因山頂岩石風化嚴重,形似凹陷頭部,故有「爛頭山」之稱(Lantau Peak),其主峰「鳳」與副峰「凰」雙峰並立,天氣晴朗時可360度俯瞰石壁水塘、東涌市區及南中國海。
—
📌 基本資訊
項目 詳細資料 🗺️ 路線名稱 鳳凰徑 • 第3段(Lantau Trail – Section 3) 🚶♂️ 起點 – 終點 伯公坳 → 鳳凰山 → 昂坪 📏 距離 約 4.4 至 5.5 公里 ⏱️ 行程時間 約 2 至 4 小時(視乎體能與休息時間) 🧗♂️ 攀升 / 下降 攀升約 613 米,下降約 483 米 💪🏻 難度 中高(⭐️⭐️⭐️☆☆) 🏔️ 最高點 鳳凰山主峰,海拔 934 米(香港第二高峰) 🧭 標距柱範圍 L018 至 L027 🌄 景觀特色 日出、雲海、石壁水塘、芝麻灣半島、南天門、心經簡林、大佛 🧱 地形挑戰 「天梯」式石階連續上升;南天門為險峻峭壁,不建議攀爬 🚌 起點交通 巴士 3M、11、23(東涌至伯公坳) 🚉 終點交通 昂坪乘巴士 23(往東涌)、巴士 2(往梅窩)、或昂坪纜車 🛒 補給設施 沿途無補給點;終點昂坪市集有餐飲 🛑 緊急退出點 標距柱 L020 可接南大嶼郊遊徑返回伯公坳 ⚠️ 注意事項 路段落差大;日出拍攝需凌晨登山;山頂常有雲霧 —
【鳳凰徑 • 第3段】不僅是體能挑戰,更以自然景觀聞名,秋冬時節山脊芒草搖曳,春季則有羊角杜鵑點綴山徑。山頂常雲霧繚繞,若遇晴空可遠眺昂坪天壇大佛與港珠澳大橋,而凌晨登頂觀日出更是熱門活動,但需注意冬季強風與低溫風險。下山路段經「斬柴坳」至昂坪,陡降的石階對膝蓋負荷大,建議使用行山杖輔助,終點可銜接心經簡林或昂坪市集,完成後搭乘巴士或纜車離開。
—
🗺️ 行程重點
- 伯公坳: 多條登山路線交匯點,可由東涌乘搭嶼巴前往。
- 牛塘山: 中段小山峰,海拔約 641 米,風景漸開揚。
- 南天門: 峭壁缺口,地勢險峻,需高級攀山技巧。
- 鳳凰山: 香港第二高峰,熱門觀日出地點。
- 石壁水塘: 山頂俯瞰壯麗水塘景色。
- 昂坪: 終點設有心經簡林、天壇大佛及寶蓮禪寺。
—
交通方面,起點伯公坳可從東涌站搭乘新大嶼山巴士3M、11或23號,終點昂坪則有23號巴士返回東涌或2號巴士前往梅窩。此路段無補給點,需自備充足飲水與防曬裝備,且全程暴露無遮蔭,夏季需防中暑。鳳凰徑 • 第3段結合了自然險峻、文化地標與體能考驗,是體驗香港郊野魅力的經典路線。
—
🚍 交通資訊
地點 交通方式 時間 伯公坳 → 東涌 嶼巴 3M、11、23 號 約 30–50 分鐘 昂坪 → 東涌 昂坪360纜車 約 25 分鐘 昂坪 → 梅窩 嶼巴 2 號 約 45 分鐘 —
⛰️ 地貌與自然景觀
- 天梯石級(Stone Staircase): 起步即是連綿石級,部分高達膝蓋,需手杖輔助。
- 南天門(Nantianmen): 峭壁缺口,風勢猛烈,需小心站穩。
- 芒草山丘(Silvergrass Slopes): 秋冬盛放,銀白如浪,拍照一流。
- 雲海奇景(Sea of Clouds): 春節濕度高+風速低最易出現。
- 鳳凰山(Lantau Peak):海拔934米,香港第二高峰,可擁360度全景,日出與雲海壯麗。
- 南天門(South Heaven Gate):峭壁缺口,壯觀但不建議攀爬。
- 牛塘山(Ngau Tong Shan):山脊上的小峰,途中可見。
- 芝麻灣半島(Chi Ma Wan Peninsula):左方遠眺海岸線。
—
🌄 終點景點
- 心經簡林(Wisdom Path):: 38條木柱刻有《心經》,環境莊嚴
- 天壇大佛(Tian Tan Buddha):全球最大露天青銅大佛之一,: 高26.4米,重250公噸,1993年落成。。
- 寶蓮禪寺(Po Lin Monastery):佛教聖地,建於1924年,提供齋宴與小。
- 昂坪市集(Ngong Ping Village):補給與休息地點。
—
🧭 裝備建議
裝備 功能 登山杖 支撐膝蓋,穩定下坡 防風外套 山頂風強,保暖防寒 防曬用品 山脊曝曬時間長 足夠水源 沿途無補給點 頭燈 若凌晨登頂觀日出 —
⚠️ 行山貼士
- ✅ 裝備建議: 登山杖、防風外套、頭燈、足夠飲水
- 🕓 最佳季節: 秋冬(10月至2月)
- 🌧️ 注意事項: 山頂氣溫低、風勢強、雨天濕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