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徑 • 第8段

鳳凰徑 • 第8段 (Lantau Trail Section 8)從 (Kau Ling Chung)到 (Shek Pik Reservoir),全長約6.5公里,是一段平緩且風景優美的遠足路線。沿途的引水道、開闊海景、歷史界碑和構成了一個兼具自然、歷史和休閒元素的旅程。這段路線適合希望輕鬆遠足、欣賞南部風光或進行露營的行山者。

鳳凰徑概況

鳳凰徑 (Lantau Trail)是香港著名的遠足徑,位於 (Lantau Island),全長70公里,分為12段,於1984年12月4日由時任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李德宏和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曾連主禮啟用。它是香港第三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 (MacLehose Trail)和衛奕信徑 (Wilson Trail)。鳳凰徑貫穿南大嶼郊野公園 (Lantau South Country Park)和北大嶼郊野公園 (Lantau North Country Park),跨越香港第二高峰 (Lantau Peak),途經水塘 (Shek Pik Reservoir)和多個沙灘,是一個環形路線,起點和終點均在梅窩 (Mui Wo)。全程設有140個標距柱(Distance Posts),每500米一個,方便行山者定位。

鳳凰徑 • 第8段是整條路線的中後段,位於南部,沿著海岸線和引水道(Catchwater)行進,景色以開闊的海景和寧靜的郊野風光為主,適合中級行山者。

鳳凰徑 • 第8段詳細介紹

路線概況

  • 起點 (Starting Point): (Kau Ling Chung)
  • 終點 (Ending Point):水塘 (Shek Pik Reservoir)
  • 長度 (Length):約6.5公里
  • 需時 (Duration):約2-2.5小時(視乎個人體力和步伐)
  • 難度 (Difficulty):中等(體力🌟🌟,技術🌟)
  • 標距柱 (Distance Posts):L087至L099

鳳凰徑 • 第8段從狗嶺涌的露營地點開始,沿著平坦的引水道行進,途經開闊的郊遊點,經過輕微的上下坡,最終抵達石壁水塘。這段路線以平緩為主,適合希望欣賞海岸風光和輕鬆遠足的行山者。

路線描述

1. 起點:狗嶺涌 (Kau Ling Chung)

  • 狗嶺涌是一個位於大嶼山南部的露營地點,環境寧靜,設有基本設施如洗手間和涼亭。這裡有一座重要的嶼南界碑 (South Lantau Boundary Stone),由英國人在1902年豎立,用以標示1898年清政府租借給英國的新界 (New Territories)範圍(包括大嶼山)。這座界碑是歷史遺跡,與位於 (Tai O)的嶼北界碑 (North Lantau Boundary Stone)相對應。
  • 從狗嶺涌起步,沿著寬闊的引水道 (Catchwater)前行,路面平坦,適合初學者和中級行山者。引水道是大嶼山常見的水利設施,用於收集雨水並引導至水塘。

2. 中段:開闊海景與郊遊點

  • 沿引水道前行,路段平坦,途中可遠眺 (Lantau Peak, 934m)、大鴉洲 (Tai Ngau Chau)和小鴉洲 (Siu Ngau Chau)等外島,景色開揚。
  • 路線中段經過一些郊遊點(Picnic Sites),設有休息區和標示牌,適合短暫休息。部分路段可俯瞰 (Fan Lau)的海岸線,這是大嶼山最西端的海角,擁有原始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
  • 接近中段後,會經過羗山郊遊徑 (Keung Shan Country Trail)的起點。此處需注意路標,靠左繼續沿鳳凰徑前進(右方車道通往大浪灣村 Tai Long Wan Tsuen)。

3. 終段:輕微上下坡至石壁水塘

  • 路線後段有輕微的上升和下降路段,經過一段短暫的山徑後,抵達 (Keung Shan Road)。
  • 最後沿車道輕降至石壁水塘 (Shek Pik Reservoir),這是香港最大的水塘之一,建於1957年,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工程價值。石壁水塘周圍環境優美,環繞著山丘和樹林,是拍照和休息的理想地點。

景觀與特色

  • 自然景觀:鳳凰徑 • 第8段以沿海風光為主,可遠眺大嶼山南部的沙灘和外島,如大鴉洲和小鴉洲。引水道旁的開闊視野讓行山者能欣賞到遠處的鳳凰山 (Lantau Peak)和周邊的山海景致。
  • 歷史遺跡:嶼南界碑 (South Lantau Boundary Stone)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見證了香港新界的殖民歷史。
  • 生態特色:沿途可見大嶼山的典型植被,如低矮灌木和草地,偶爾可見野生動物如鳥類和昆蟲。
  • 石壁水塘 (Shek Pik Reservoir):終點的水塘不僅是實用的水利設施,其壯觀的主壩(Main Dam)和寧靜的環境也吸引了大量遊客。

難度與體力要求

  • 體力:鳳凰徑 • 第8段多為平坦的引水道,僅有少量輕微上下坡,體力要求不高,適合大部分行山者。對於有經驗的遠足者,這段路線可作為輕鬆的過渡段。
  • 技術:路面主要為水泥引水道和車道,路況良好,無需高級攀登技巧。注意路標以避免走錯支路(如通往大浪灣村的岔路)。
  • 建議裝備:舒適的行山鞋、足夠飲用水(約1-1.5升)、防曬用品和帽子(部分路段暴露於陽光下)。若計劃露營,狗嶺涌是理想的紮營地點,需攜帶帳篷和相關裝備。

重要景點與文化背景

  • 狗嶺涌露營地 (Kau Ling Chung Campsite):這是大嶼山南部的熱門露營地,設有基本設施如洗手間和涼亭,適合過夜露營。露營者需自備食物和水,因附近無補給點。
  • 嶼南界碑 (South Lantau Boundary Stone):這座1902年設立的界碑是大嶼山殖民歷史的見證,與 (Tai O)的嶼北界碑形成對比,標示了新界的南北邊界。
  • 石壁水塘 (Shek Pik Reservoir):建於1957年,是香港最大的水塘之一,供應大嶼山及部分市區的用水。其主壩和周邊的自然景觀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和遊客。
  • (Fan Lau):雖然鳳凰徑 • 第8段未直接到達分流,但沿途可遠眺這一偏遠地區。分流是大嶼山最西端的海角,設有分流炮台 (Fan Lau Fort),是清朝末期(約1817年)為防海盜而建的防禦工事,現為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

注意事項與建議

  • 天氣:大嶼山南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且有暴雨風險,建議查看香港天文台 (Hong Kong Observatory)的遠足路徑天氣預報。秋季(10-11月)是最佳遠足季節,氣溫適中且芒草盛開。
  • 補給:狗嶺涌和石壁水塘附近無商店,需自備足夠水和食物。建議攜帶至少1升水和能量小食。
  • 路標:鳳凰徑的標距柱(L087至L099)清楚標示路線,但中段的羗山郊遊徑岔路需注意標示,避免走錯。
  • 安全:引水道平坦,但部分路段暴露於陽光下,需做好防曬措施。夜晚行山或露營需攜帶頭燈和足夠保暖衣物。
  • 環境保護:請遵循「無痕山林 (Leave No Trace)」原則,不留垃圾,保護大嶼山的自然環境。

為什麼重要?

鳳凰徑 • 第8段在大嶼山的遠足路線中具有獨特地位,原因如下:

  1. 平緩與景觀的平衡:相比鳳凰徑第三段(攀登鳳凰山)或第二段(翻越大東山),鳳凰徑 • 第8段路況平緩,適合中級或初級行山者,同時提供開闊的海景和歷史遺跡。
  2. 歷史價值:嶼南界碑和石壁水塘反映了大嶼山的殖民歷史和工程成就。
  3. 露營體驗:狗嶺涌是理想的露營地點,吸引喜愛走營 (Backpacking)的戶外愛好者。
  4. 生態與文化:路線經過南大嶼郊野公園,展現了大嶼山未被過度開發的原始風貌,同時靠近分流等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