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頸

🦌 鹿頸村(Luk Keng Village)是香港新界東北部鹿頸地區的主要村落之一,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Pat Sin Leng Country Park)與船灣郊野公園(Plover Cove Country Park)之間,面向沙頭角海(Starling Inlet),對望深圳鹽田區。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更保留了深厚的客家文化與百年村落歷史。

📍 地理資訊

  • 位置:新界北區,八仙嶺與船灣郊野公園之間
  • 地形特色:

    • 鹿頸原為內灣,後因圍海造田而形成今日的農地。
    • 鹿頸地名源自『短而彎的海灣』。
  • 交通方式:
    • 港鐵粉嶺站 → 小巴56K → 鹿頸總站
    • 自駕:新娘潭路 → 發記士多旁停車

🏘 客家村落

鹿頸由多條村落組成,主要為客家人聚居:

村落名稱 英文名稱 主姓氏
鹿頸黃屋 Wong Uk 黃姓
鹿頸陳屋 Chan Uk 陳姓
鹿頸上圍 Sheung Wai 黃、陳混居
雞谷樹下村 Kai Kuk Shue Ha 朱姓
河瀝背村 Ho Lik Pai 朱姓支村
鹹坑尾村 Ham Hang Mei 藍姓
  • 村落組成『永慶社』,聯合黃、陳、朱、藍四姓,舉辦『做社』與『太平清醮』等祭祀活動。
  • 與南涌村落組成『南鹿社』(Nam Luk Alliance),每十年合辦大型宗教儀式。
  • 鹿頸村的陳屋與上圍同宗同族,源自淺灣(Tsin Wan)分支,已有超過百年歷史。
  • 村前原為鹹田,後改為漁塘,反映出村民生活方式的演變。
  • 雞谷樹下村由朱姓村民於約200年前遷至現址定居。
  • 鹹坑尾村的藍姓祖先則經潮州、惠州遷至此地,形成獨特的客家聚落。

🧱 客家文化

鹿頸村保留了大量客家建築與文化元素:

建築名稱 英文名稱 特色
客家老屋 Hakka Houses 以青磚、木樑構成,屋頂多為瓦片
宗祠 Ancestral Halls 如張氏宗祠(Cheung Ancestral Hall),供奉祖先
風水林 Feng Shui Woods 村後常見,象徵保護與繁榮
客家美食 Japanese Hakka Cuisine 如蠔餅(Oyster Cake)、黃酒雞(Yellow Wine Chicken)

🏛️ 歷史建築

建築名稱 英文名稱 建成年代 級別
春儒黃公祠 Chun Yu Wong Ancestral Hall 康熙年間 三級歷史建築
男德陳公祠(文林堂) Man Tak Chan Ancestral Hall 1908年前 三級歷史建築
鹿頸公立學校 Luk Keng Public School 1952年擴建 已荒廢
日軍機槍堡 Japanese Pillbox 二戰時期 二級歷史建築
  • 村民曾圍海造田、開墾山嶺,務農與捕魚為生。
  • 1950年代人口達620人,後因沙頭角公路與船灣淡水湖興建,水源被截,人口大量外移

🌿 生態與自然資源

鹿頸是香港最大的淡水沼澤區之一,擁有多樣化的生境:

生境類型 英文名稱 特點
淡水濕地 Freshwater Wetlands 蜻蜓、豆娘、蝴蝶棲息地
鹹淡水濕地 Brackish Wetlands 紅樹林分布
淡水河溪 Freshwater Streams 水源充足,適合灌溉
風水林 Feng Shui Woods 傳統村落保護林地
  • 擁有超過 50種蜻蜓(Dragonflies) 和 64種蝴蝶(Butterflies)
  • 鳳坑家樂徑(Fung Hang Family Walk)設有植物介紹牌,如魚骨木(Fishbone Tree)與木患子(Soapberry)。

🚶‍♂️ 行山路線

鹿頸至谷埔是行山新手的理想地點,約7公里,路線平坦及景色優美,適合新手與親子。

🔹 鹿頸 ➝ 鳳坑 ➝ 谷埔 ➝ 原路折返

景點名稱 英文名稱 特點
沙頭角海 Starling Inlet 寧靜海岸線,對岸可見深圳
紅樹林 Mangrove Forest 天然堤壩與過濾器
水浸咀排 Shui Tsam Tsui Sandbar 潮退時可步行至小島
鳳坑村 Fung Hang Village 300年歷史的客家村
谷埔村 Kuk Po Village 370年歷史的客家老圍
  • 交通方式:港鐵粉嶺站(Fanling Station)乘搭56K小巴直達鹿頸總站。
  • 路線長度:約7公里,90%平路,適合親子及長者。

🍽 美食與補給站

店名 英文名稱 推介菜式 備註
BB開心茶座 BB Happy Café 港式早餐、鹽焗雞 鹿頸村口
發記士多 Fat Kee Store 汽水、零食、簡餐 設有停車場

📸 推薦拍照地點

  • 水浸咀排沙洲與紅樹林倒影
  • 谷埔村老圍石牆與古屋
  • 鳳坑宗祠前的客家牌坊
  • 沙頭角海岸線遠眺深圳

🌿 注意事項與貼士

  • 行山前請查閱天氣,避免潮漲時走水浸咀排
  • 穿著防滑鞋,攜帶足夠飲水與防曬用品
  • 尊重村民與自然環境,不亂丟垃圾
  • 部分村落屬私人土地,請勿擅闖

  • 新壆亭
  • 56K 小巴 • 總站
  • 新娘潭路《壹》|去程
  • BB 開心茶座
  • 陳鳳記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