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理浩徑 • 第2段( MacLehose Trail Section 2) 是整條100公里麥理浩徑中最受歡迎的精華路段,全長約13.5至14公里,需時約5至6小時完成,以壯麗的海岸風光和優美沙灘聞名。這段路線從浪茄灣起步,需先攀登海拔314米的西灣山,沿途可俯瞰被譽為『香港最美沙灘』的浪茄灣及萬宜水庫的碧藍水域,隨後經吹筒坳下降至西灣,再穿越鹹田灣、大浪坳,最終抵達北潭凹。途中經過的大浪四灣(西灣、鹹田灣、大灣、東灣)水清沙幼,搭配遠方蚺蛇尖的險峻山勢,形成『一尖四灣』的絕佳景觀,被譽為『香港後花園』。
—
📌 麥理浩徑 • 第2段總覽
項目 詳情 🚩 起點 浪茄灣 🏁 終點 北潭凹 📏 距離 約 13.5–14 公里 ⏱️ 時間 約 4.5–6 小時(視乎體力與休息) ⚡ 難度 中級(部分路段陡峭) 🛒 補給點 西灣、鹹田灣 、赤徑 🚌 交通 起點:的士或小巴至 萬宜水庫 • 東壩;終點:巴士或小巴離開北潭凹 —
【麥理浩徑 • 第2段】不僅自然景觀豐富,還融合了歷史與生態元素,如赤徑的百年客家村落和廢棄天主教堂,以及西灣的傳統漁村文化。赤徑村的廢棄客家屋舍、百年天主教堂,以及西灣村的黎氏家族歷史,為行程增添文化深度。路線設有多個補給點(如西灣、鹹田灣士多)和撤退選項(赤徑碼頭街渡),但西灣山段缺乏遮蔭且陡峭,夏季易成中暑熱點,,被列為中暑高危區,需備足飲水。整體而言,這段路徑難度中等,適合有一定體能的遠足者,是體驗香港山海之美的經典路線。
—
1️⃣ 萬宜水庫 • 東壩
2️⃣ 浪茄灣
- 水清沙幼,海水呈天藍色,被譽為『香港最靚沙灘』之一。
- 適合玩水上活動,但無設施,需自備物資。
- 起步後沿海岸線走,景色開揚,但同時也即將面對約 1.6 公里爬升至 314 米的西灣山。
3️⃣ 西灣山(海拔 314 米)
- 全段最艱辛路段,梯級陡峭,夏天易中暑,建議早上出發。
- 山頂設有涼亭與三角測量站,可俯瞰『一尖四灣』:蚺蛇尖、鹹田灣、大灣、東灣、西灣。
4️⃣ 吹筒坳
- 山坳位置,設有分岔路往西灣村。
- 下坡約 15 分鐘抵達西灣。
5️⃣ 西灣
- 補給點:士多提供飲品、簡餐。
- 沙灘平坦,水質清澈,被譽為『港版馬爾代夫』。
- 設有觀星平台與壁畫。
- 村落歷史悠久,黎氏族譜可追溯至 600 年前,曾以捕魚、製鹽為生。
6️⃣ 鹹田灣
- 可選擇走沙灘或後方山徑。
- 著名打卡點:『天空之鏡』木橋位於沙灘尾端。
- 附近有士多與露營地,提供熱食與飲品,適合小休。
7️⃣ 大浪坳
8️⃣ 赤徑
- 最後一個沙灘,擁有紅樹林與超過 200 年歷史的客家村落。
- 景點包括紅樹林與天主教聖家小堂,建於 1866 年,屬二級歷史建築。
- 可乘街渡往黃石碼頭,或繼續步行至北潭凹。
9️⃣ 北潭凹
- 設有廁所、加水站、汽水機。
- 可乘搭巴士 94、96R、289R 返回市區,或接續麥理浩徑第 3 段。
—
🧭 高度圖與地形特色
地點 海拔高度 特點 西灣山 314 米 急升路段,需體力 大浪坳 約 160 米 緩升,蚺蛇尖分岔點 赤徑至北潭凹 上升約 150 米 最後一段,疲勞易現 —
🚍 交通資訊
地點 方式 備註 起點(東壩) 小巴 9A(假日限定)/的士(約 $120) 從西貢出發 終點(北潭凹) 巴士 94、96R、289R/小巴 7 號(假日班次較多,建議查詢時間表) 可前往西貢、鑽石山或沙田 撤退點(赤徑) 街渡 / 小艇至黃石碼頭 約 $20/位,船期需預先查詢 —
🧭 補給與設施
地點 補給 廁所 西灣 ✅ ✅ 鹹田灣 ✅ ❌ 大浪村 ✅ ❌ 赤徑 ✅ ✅(但衛生欠佳) 北潭凹 ✅ ✅ —
🧭 行山貼士
- 🧴 帶備足夠水、防曬用品與帽子
- 📱 建議下載離線地圖,部分地區無訊號
- 🥤 補給點:西灣、鹹田灣、大浪村、赤徑均有士多(部分只在假日營業)
- 🚻 廁所:西灣、赤徑、北潭凹
- 📶 訊號:浪茄、西灣山一帶可能無電話訊號,建議下載離線地圖
- ☀️ 防曬與補水:西灣山段無遮蔭,容易中暑
- 🗑️ 保持環境清潔:垃圾請自備袋帶走,不可生火
- 🧭 若體力不支,可於赤徑撤退乘船離開
- 🔦 頭燈或手電筒:如有機會夜行
—
🌊 為何值得一走?
- 結合海岸、沙灘、山脈與歷史村落的多元景觀
- 被譽為『香港後花園』與『港版馬爾代夫』
- 是麥理浩徑 100 公里中最精華的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