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狗牙坑(Middle Kau Nga Hang)是香港大嶼山鳳凰山以南一條極具挑戰性的山澗,位於中狗牙嶺與東狗牙嶺之間的山谷中。這條溪流以其源頭著名的『虎吼石河』聞名,該石河因山體礫岩長期風化崩塌而形成逾百米長的碎石坡,當碎石滑落時會發出如虎吼般的隆隆聲響,加之兩側崖壁狀似對峙猛虎,故得此名。整條坑道從水口村引水道起步至狗牙嶺山脊,需在林木與岩壁間攀爬,屬高難度溯澗路線。
—
📌 基本資訊
項目 詳細資料 📍 所在位置 香港大嶼山南部,屬於鳳凰山南面支脈『狗牙嶺』的中段 🗺️ GPS 座標 22°14′31.79″N, 113°55′2.59″E ⛰️ 海拔高度 約 539 米,是狗牙嶺的最高點 🐾 地形特徵 山脊狹窄、岩石風化、碎石遍佈,部分路段僅容一人通過,被稱為『一線生機』 🐯 虎吼石河 上游為約 80 米長的石坡,兩側崖壁形如猛虎對峙,碎石滾落聲如虎吼,因而得名 🧗♀️ 行山難度 屬高難度路線,需攀爬大石與懸崖,適合有經驗的登山者 🚫 補給與撤退 沿途無補給點,亦無快速撤退路線,需自備水與乾糧,並注意天氣狀況 ⚠️ 安全提示 遇雨或雷暴切勿前往;碎石不穩,易滑倒;曾有行山者於『一線生機』失足墮崖 🧭 建議路線 起點:水口村 → 虎吼石河 → 狗牙嶺 → 一線生機 → 閻王壁 → 小鳥回頭 → 斬柴坳 → 終點:昂坪 🚌 交通方式 起點:水口村(巴士11、23、1、2號) | 終點:昂坪(巴士23號) 📸 景觀特色 可俯瞰石壁水塘、鳳凰山山脈,沿途岩石奇形怪狀,風景壯麗,極具攝影價值 🧱 地質背景 主要由火成岩構成,經長年風化形成碎石坡與峭壁,具地貌研究價值 —
【中狗牙坑】終點與中狗牙嶺山徑交匯,攀登者可選擇接續挑戰『一線生機』、『閻王壁』等險要地段前往鳳凰山或昂坪。此路線無中途補給點,且因地處偏遠、訊號微弱,需自備充足糧水與防護裝備。漁護署已將狗牙嶺一帶列為高危地區,建議僅有豐富溯澗及攀爬經驗者嘗試,並強烈建議結隊同行與佩戴岩盔。
—
🚍 交通資訊
起點交通 終點交通 巴士 11、23 號(東涌 → 水口村) 巴士 3M、23 號(伯公坳 → 東涌) —
攀登中狗牙坑需克服多處技術難點:初始段需濕滑崖壁,中游會經過稱為『枯壁廊』的巨岩地段,而接近上游時澗道收窄、碎石增多,最後進入坡度陡峭的虎吼石河區段。石河下段石塊細碎鬆散,攀登時極易滑倒且可能引發落石;中段後石塊較大較穩,可稍作休憩並欣賞兩側嶙峋石崖的壯觀景色。全程需手腳並用,且部分路段需依賴前行者設置的引路帶辨識方向。
—
🚶♀️ 路線概覽與時間分段
路段名稱 時間預計 特點與挑戰 水口村 → 引水道入口 15 分鐘 平坦石屎路,熱身起步 引水道 → 澗壁攀爬 1 小時45分 進入澗道,開始手腳並用攀爬 澗壁 → 虎吼石河 50 分鐘 經枯廊壁與碎石坡,地形開始險峻 虎吼石河 → 中狗牙嶺 30 分鐘 攀爬鬆散碎石坡,需極高穩定性與技巧 中狗牙嶺 → 斬柴坳 1 小時30分 越過『一線生機』與『閻王壁』,懸崖邊行 斬柴坳 → 昂坪 1 小時 完成行程
- 🕒 總時間:約 6.5 小時
- 📏 總長度:8公里
—
🪨 地形與特色分析
🐯 虎吼石河
- 約 80 米長的碎石坡,滿佈大小不一的礫岩。
- 崖壁形如猛虎對峙,碎石滾落聲如虎吼,氣勢磅礴。
- 地面極不穩定,需選擇大型石塊作踏腳點,避免觸發石塊滑動。
🧗 一線生機與閻王壁
🐤 小鳥回頭石
- 巨石形狀酷似一隻回頭的小鳥,天然形成,栩栩如生,是路線上的標誌性地標
- 寓意『回望初心』,登山者常在此拍照留念
—
⚠️ 安全與裝備建議
- 🧤 必備裝備:防滑登山鞋、手套、登山杖、頭燈(如遇陰天或霧氣)。
- 🧃 補給:全程無補給點,需自備至少 2 公升水與高能量乾糧。
- 🧭 導航:路線不在一般郊區地圖上,建議使用 GPS 或下載離線地圖。
- 🧑🤝🧑 同行者:建議結伴而行,並有資深登山者帶領。
- 🚫 禁忌事項:雨天切勿前往,碎石坡濕滑極易引發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