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星嶺

【摩星嶺】(Mount Davis)位於香港島最西端,海拔260米(853英尺),這座山丘位於以南、以北,代表著香港島的西面盡頭。。它毗鄰大小青洲(Green Island),兩者被硫磺海峽(Sulphur Channel)隔開。摩星嶺的英文名稱是為了紀念香港第二任總督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摩星嶺在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地。1900年代,英軍在此修建了摩星嶺要塞(Mount Davis Fort)和銀禧炮台(Jubilee Battery),以扼守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的西面入口。這些設施在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戰後逐漸荒廢。

從山頂可以俯瞰香港島西邊的海景,遠眺南丫島、長洲、等離島,甚至可以看到青馬大橋。這裡也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摩星嶺曾是駐港英軍的重要軍事要地,建有摩星嶺要塞和銀禧炮台。此外,這裡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跡和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

1. 軍事遺址與二戰歷史

摩星嶺要塞於1912年建成,包括五座炮台(Gun Batteries)、指揮部(Command Post)、瞭望台(Observation Posts)和營房(Barracks)。1939年,為加強防禦,英軍增建了銀禧炮台(Jubilee Battery),配備三門大炮。

1941年12月,日軍進攻香港,摩星嶺要塞成為守軍的重要火力點。12月16日,指揮部被炸毀,12月25日,守軍炸毀殘餘設施後撤離。如今,這些遺址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Grade II Historic Building),成為歷史愛好者的探訪勝地。

2. 自然景觀與行山路線

摩星嶺以其壯麗的海景聞名,從山頂可眺望南丫島(Lamma Island)、長洲(Cheung Chau)、(Lantau Island)等離島,以及青馬大橋(Tsing Ma Bridge)。這裡也是觀賞日落的熱門地點。

行山路線方面,(Mount Davis Path)是一條適合初學者的路線,全長約4公里,需時約1.5小時。沿途可參觀炮台遺址、營房和瞭望台,感受歷史的厚重感。

3. 文化與社會意義

摩星嶺不僅是軍事遺址,還見證了香港的社會變遷。1949年國共內戰後,部分國民黨退役軍人和家眷被安置在摩星嶺公民村(Mount Davis Civilian Village)。1950年,因「秧歌舞事件」,這些難民被遷往調景嶺(Rennie’s Mill)。

此外,摩星嶺青年旅舍(Mount Davis Youth Hostel)位於山頂,提供270度海景觀景台,是遊客休憩的好去處。

4. 未來發展與保育

摩星嶺的軍事遺址和自然景觀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生態價值。近年來,香港政府加強了對這些遺址的保護,並推動公眾教育,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摩星嶺】是香港島西端的一座重要山峰,集軍事遺址、自然景觀與文化歷史於一身。無論是歷史愛好者、自然探索者,還是行山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未來,隨著保育工作的推進,摩星嶺將繼續成為香港自然與人文遺產的重要代表。

  • 怡林閣 Greenery Garden《2》
  • 怡林閣 Greenery Garden《1》
  • 摩星嶺道《大樹 • 垂葉榕🌳》
  • 摩星嶺道《仰望 • 西高山⛰️》
  • 摩星嶺徑《4 • 2》
  • 摩星嶺徑《4 • 1》
  • 摩星嶺徑《3 • 2》
  • 摩星嶺徑《3 • 1》
  • 摩星嶺 • 配水庫《3》
  • 摩星嶺 • 配水庫《2》
  • 摩星嶺 • 配水庫《1》
  • 摩星嶺軍事遺跡 • 資訊牌《3》
  • 摩星嶺徑《2》
  • 摩星嶺徑《1》
  • 摩星嶺軍事遺跡 • 資訊牌《2》
  • 芝加哥大學 • 香港校園
  • 摩星嶺軍事遺跡 • 資訊牌《1》
  • 摩星嶺徑 • 入口
  • 劏青蛙 🐸 之 橫跨香港島 • 東西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