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潭山(Ngau Tam Shan)是香港新界西北部的一座山峰,海拔337米,位於元朗新市鎮和粉嶺/上水新市鎮之間。它原名“鰲潭山”,得名於其南面龍潭山(雞公嶺主峰上的東峰)一條名為“鰲潭”的小溪。牛潭山的東西兩半沿山脊分屬北區和元朗區,並不屬於郊野公園範圍。
—
—
📌 基本資訊
項目 資料內容 🏞️ 山名 牛潭山(古稱:鼇潭山) 📍 所在地點 香港新界西北部,位於元朗與粉嶺/上水之間 📏 海拔高度 約 337 米 🧭 地理座標 22°28′51.62″N, 114°5′22.29″E 🗺️ 行政區劃 山脊分屬北區與元朗區 🚫 郊野公園範圍 不屬於任何郊野公園範圍 🚶♂️ 行山難度 中等偏高,建議有經驗者同行 🧭 鄰近山峰 雞公嶺、麒麟山 🏞️ 景觀特色 景色開揚,可俯瞰古洞水塘與新界平原 🛣️ 登山路線 可由古洞水塘、麒麟山坳、小羅天接入 🏘️ 附近地區 牛潭尾、蕉徑、長瀝 🚌 交通方式 小巴 50A、57K,巴士 76K(建議由古洞街市起步) —
由於牛潭山位置相對偏僻,不屬於郊野公園範圍,交通不便,因此平日前往的行山人士較少。山徑雜草較多,部分路段碎石遍布且陡峭,下山時尤其需要注意防滑。常見的登山路線包括從古洞或長瀝出發,沿途無補給點,需自備充足糧水,並且建議有經驗的行山人士前往。
—
🧭行山路線與地理特色
牛潭山常與 麒麟山(Kirin Hill) 和 雞公嶺(Kai Kung Leng) 一同組成熱門的行山路線:
- 起點通常為 古洞街市(Kwu Tung Market),途經 古洞水塘(Kwu Tung Reservoir)。
- 牛潭山與麒麟山之間的山坳稱為 麒麟山坳(Kirin Hill Pass)。
- 山頂設有一個小型標高柱,俗稱 小羅天(Little Lo Tin),而牛潭山本身曾被稱為 大羅天(Great Lo Tin),這是道教術語,意指天界的最高位。
—
【牛潭山】擁有一定的歷史與軍事遺跡。山上可見一些軍事設施遺跡,例如機槍堡和戰壕。這些遺跡部分與1949年後英軍在新界北面山丘興建的軍事設施有關。從牛潭山山頂視野開闊,可以遠眺古洞水塘、米埔魚塘、雞公嶺乃至深圳福田一帶的景色,在合適的季節還能看到芒草搖曳的景象。
—
🌄景觀與文化意義
- 山頂景色開揚,可俯瞰 古洞平原(Kwu Tung Plain) 和心型水塘。
- 沿途可見 機槍堡(Machine Gun Post) 等軍事遺跡,反映昔日的防衛用途。
- 附近有 龍潭觀音古廟(Lung Tam Kwun Yam Temple),據說曾在山頂設壇作法,與『大羅天』的稱呼可能有關。
—
🚶♂️行山建議
- 雖然牛潭山不算陡峭,但由於不是官方郊遊徑,山徑雜草叢生,建議與有經驗人士同行。
- 沿途缺乏補給,建議自備水和食物,並穿著長褲以防草叢刮傷。
- 最佳行山季節為秋冬,避免炎熱和蚊蟲滋擾。
—
🌄 景觀與自然特色
- 古洞水塘(Kwu Tung Reservoir):
- 容量約五萬立方米,是香港最小的水塘之一。
- 被稱為『心型水塘』,成為近年熱門打卡點。
- 山頂景觀:
- 可俯瞰【上水】、【落馬洲】、【米埔】等地。
- 草原、蘆葦、奇石遍佈,風景開揚。
- 人文遺跡:
- 山腰有一座破舊的機槍堡,見證昔日軍事用途。
- 傳說曾有道教法壇設於山頂,與『大羅天』之名呼應。
—
🚍 交通資訊
起點 交通方式 古洞街市 巴士76K(清河邨 ↔ 朗屏邨)/ 小巴50A(上水站 ↔ 金錢)
終點 交通方式 蕉徑彭屋 小巴57K(上水站 ↔ 唐公嶺/蕉徑),步行至粉錦公路搭乘更多交通工具 —
🧠 小知識補充
- 牛潭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平日行山人流極少。
- 雖然山體不算陡峭,但因山徑雜草多、支線複雜,不適合初階行山者。
- 附近的龍潭觀音古廟(Lung Tam Kwun Yam Temple)據說曾在山頂設壇作法,與『大羅天』之名可能有關。
📍 地理位置與地貌
- 位於新界西北部,夾在元朗新市鎮與粉嶺/上水新市鎮之間。
- 海拔高度:337米,屬中等高度山峰。
- 山脊分隔東西兩側,分屬元朗區與北區。
- 並不屬於任何郊野公園(Country Park)範圍,管理與設施較少。
—
📜 歷史典故與地名演變
- 古稱『鼇潭山』(Ao Tam Shan): 得名自南方 龍潭山 上的小溪『鼇潭』,在《大清一統志》與《新安縣志》中記載為『掛角山』的支峰之一。
- 『大羅天』的由來: 源自道教用語,意指天界最高位。山頂的小型標高柱被稱為『小羅天』,但現今『大羅天』多指雞公嶺主峰。
- 地名文化與民間信仰: 附近有 龍潭觀音古廟,據說曾在牛潭山山頂設壇作法,可能與『羅天』之名有關。
名稱演變 來源與解釋 鼇潭山(Ngau Tam Shan) 原名,得名自南面雞公嶺東峰上的小溪『鼇潭』 掛角山(Kwai Kok Shan) 《大清一統志》記載:『兩峰突起如角』 大羅天(Tai Lo Tin) 道教用語,意指天界最高之處,曾為山頂俗稱 小羅天(Siu Lo Tin) 山頂前的小型標高柱,行山界俗稱 📚 根據《新安縣志》記載,牛潭山一帶『多產桂』,山中有『仙女梳粧石』,更曾有宋代書院設於其下,顯示其文化底蘊深厚。
—
🥾 行山路線與難度分析
🔹 推薦路線一:古洞街市 → 古洞水塘 → 麒麟山 → 牛潭山 → 蕉徑彭屋
- 距離:約 6.5 公里
- 時間:約 4 小時
- 難度:⭐️⭐️⭐️☆☆(中等)
- 特點:沿途可俯瞰古洞水塘(Kwu Tung Reservoir),景色優美
🔹 推薦路線二:牛潭山 → 過背徑 → 雞公嶺(Kai Kung Leng)
- 距離:約 10.9 公里
- 時間:約 7 小時
- 難度:⭐️⭐️⭐️⭐️☆(偏高)
- 特點:挑戰性高,需良好體力與方向感
注意事項:
- 山徑多草叢,部分路段無樹蔭,建議秋冬季行走並穿著長褲。
- 非官方郊遊徑,支線眾多,建議與有經驗者同行。
- 春秋二祭期間,山徑可能因火燒儀式而受影響。
—
🌄 景觀與特色
- 山頂視野開揚,可俯瞰古洞平原與心型水塘。
- 沿途可見野生植物與蘆葦草,打卡效果極佳。
- 下山途中可見一座具規模的機槍堡(Machine Gun Post),具歷史價值。
- 山頂標高柱上曾有『大羅天』塗鴉,現已改為『牛潭山』。
—
🧠 小知識補充
- 牛潭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平日行山人流極少。
- 雖然山體不算陡峭,但因山徑雜草多、支線複雜,不適合初階行山者。
- 附近的龍潭觀音古廟(Lung Tam Kwun Yam Temple)據說曾在山頂設壇作法,與『大羅天』之名可能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