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潭路

🛣️ 北潭路(Pak Tam Road)是香港新界半島的一條主要道路,全長約5.5公里,連接大網仔路與黃石碼頭,貫穿東與西郊野公園,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內的管制道路,車輛需申請許可證才能駛入。這條道路建於1978年,最初是為了配合工程而興建的交通網絡之一,沿途經過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北潭凹管理站及多條傳統村落如高塘村、屋頭村等。北潭路以坡道為主,最高點位於北潭凹巴士站附近,南北兩端約2.65公里路段設有路燈,中段2.9公里則無照明,曾因安全問題引發加裝路燈的爭議。

📍 基本資料一覽

項目 詳情
中文名稱 北潭路
英文名稱 Pak Tam Road
所在地區 香港新界西貢區
道路長度 約 5.51公里(5,510米)
通車年份 1978年
命名刊憲日期 1980年12月19日
行車方向 雙線雙程
主要連接點 南端:大網仔路 → 北端:黃石碼頭
許可證要求 郊野公園車輛許可證

🏞️ 地理與自然環境

【北潭路】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與西貢西郊野公園之間,依山峽而建,坡道起伏明顯,風景壯麗,沿途路段屬於香港最具生態價值的地區之一,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群落、溪澗、山脈與海岸地貌。

  • 北潭凹:最高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二段起點
  • 鯽魚湖:南端地標,鄰近渡假村
  • 大灘燒烤場:中途休憩地點
  • 高塘村:保留客家文化的村落
  • 西貢東郊野公園:香港最大郊野公園之一
  • :1978年建成,提供淡水資源
  • 西灣、鹹田灣:香港著名海灘與露營地點

🌟 北潭路的多重價值

✅ 交通功能

  • 是西貢北部唯一連接黃石碼頭的主要道路
  • 為遠足者、露營者及村民提供交通便利

✅ 生態與保育

  • 穿越郊野公園,沿途生態豐富
  • 路燈工程曾因保育爭議而擱置,反映社會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 災害管理

  • 山泥傾瀉事件凸顯道路在極端天氣下的脆弱性
  • 政府迅速進行修復,保障安全與通行

🚌 公共交通詳情

北潭路的交通主要依賴巴士及小巴,假日更是郊遊人潮的樞紐。

路線編號 備註
巴士 94 號 西貢市中心 ↔ 黃石碼頭(每日行經整段北潭路)
巴士 96R 號 假日特別路線
巴士 289R 號 假日特別路線
新界專線小巴7號線 部分班次繞經黃石碼頭

🧭 北潭路巴士分站(由北至南)

分站名稱 英文名稱 位置簡介
黃石碼頭總站 Wong Shek Pier Terminus 北端終點
大灘燒烤場 Tai Tan Barbecue Site 休憩地點,近民安隊訓練營
高塘村 Ko Tong Village 客家村落
北潭凹 Pak Tam Au 遠足起點
麥理浩夫人渡假村 Lady MacLehose Holiday Village 近鯽魚湖
鯽魚湖 Chek Kiu Lake 接近南端
大網仔路交界 Junction with Tai Mong Tsai Road 南端起點

🏗️ 歷史與工程背景

年份 事件
1971年 萬宜水庫工程啟動,規劃北潭路
1978年 北潭路竣工通車
1980年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工程完成,正式命名為「北潭路」
1981年 度假村正式開放
1986年 車速限制由70公里降至50公里
2001–2006年 曾計劃增設路燈,後擱置
2022年 山泥傾瀉導致封路
2025年 全面修復並恢復雙線雙程行車
2025年8月 完成斜坡修復工程,全線重開

⛔️ 特殊規定與通行限制

由於北潭路穿越郊野公園範圍,車輛進入需申請 通行許可證(Permit),以保護自然環境並控制交通流量。

⚠️ 災害與維修紀錄

  • 2022年:北潭凹山泥傾瀉,改為單線行車
  • 2025年:大灘斜坡修復完成,恢復雙線行車

  • 黃石 • 燒烤場
  • 黃石 • 碼頭《巴士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