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珊徑(Pik Shan Path)是香港島西部一條著名的行山徑,位於中西區,連接香港大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薄扶林道及瑪麗醫院等地。這條路徑原為19世紀末建設的輸水管溝槽,用以連接薄扶林水塘與舊濾水池,已有近150年歷史,後鋪上麻石形成今日的山徑。其名稱『碧珊』取自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象徵著自然清新的氣息。
—
📌 基本資訊
項目 資訊內容 🏞 名稱 碧珊徑(Pik Shan Path) 📍 所在地區 香港島西部,中西區 🚉 最近交通 港鐵香港大學站(出口A1)、西營盤站 🛣 起點 旭龢道(Kotewall Road)或香港大學 🛤 終點 薄扶林道或龍虎山郊野公園 📏 路線長度 約3.5公里(輕鬆路線約1.6公里) 🧭 路況類型 麻石鋪設,平坦易行,綠蔭夾道,適合初學者與晨運人士 🕰 歷史背景 原為19世紀水管通道,連接薄扶林水塘與濾水池,後改建為行山徑 🌸 名稱由來 「碧珊」取自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象徵自然清新 🌿 常見植物 相思樹、樟樹、大頭茶、朱背啄花鳥等 🐦 常見動物 白頭鵯、蝴蝶、蜻蜓等,適合自然觀察與森林浴 💧 水源景觀 雨後溪澗與龍虎山瀑布,景色清幽 🏛️ 主要景點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松林炮台、龍虎亭、中草藥園 📸 打卡熱點 白色小屋、石橋流水、松林炮台遺跡 🚌 起點交通 巴士13、3、45A、970;小巴3號至旭龢道總站 🚍 終點交通 巴士4、4X、7、30X、15號;小巴22、22X等 🥾 輕鬆路線 香港大學 → 碧珊徑 → 薄扶林道(約1.6公里,約1小時) 🧗♀️ 進階路線 碧珊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 松林炮台 → 山頂廣場(約6公里,約3小時) ⚠️ 注意事項 雨天路滑、無補給站、注意防曬與補水、請自備垃圾袋 —
🏛️ 歷史與命名
- 水務歷史: 原為連接薄扶林水塘與舊濾水池的水管溝槽,已有近150年歷史,後鋪上麻石形成山徑。
- 名稱由來: 『碧珊』取自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象徵自然清新。
—
這條全長約3.5公里的步道以其平坦易行、綠樹成蔭的特點而聞名。沿途不僅常見相思樹、樟樹等植物,還能觀察到蝴蝶、蜻蜓和白頭鵯等動物,雨後的溪澗與瀑布景色尤為清幽。主要景點包括百年歷史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前身為西環濾水廠職員宿舍)、清幽的龍虎山瀑布、二戰軍事遺跡松林炮台(建於1903年),以及可遠眺維港與南丫島的龍虎亭。
—📍 路線與主要景點
景點名稱 特點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百年歷史建築,展示自然生態與文物建築,開放時間:10:30–17:30(星期一休息) 龍虎山瀑布 雨後水量充足,景色清幽 中草藥園 種植多種中草藥,設有涼亭與魚池 松林炮台 建於1903年,二戰軍事遺跡,歷史愛好者必訪 龍虎亭 可眺望維港與南丫島 香港大學 起點之一,毗鄰碧珊徑入口 —
碧珊徑交通便利,起點靠近港鐵香港大學站或西營盤站,也可乘搭巴士13、3、45A、970等路線至旭龢道總站。它不僅是晨運和家庭郊遊的熱門選擇,適合初學者,還能讓行山者在都市近郊靜享『森林浴』,感受自然療癒。需要注意的是,沿途無補給點,需自備飲水和食物,雨天時部分石面可能較滑,建議穿著防滑鞋並注意安全。
—
🥾 行山路線建議
- 輕鬆路線: 香港大學 → 旭龢道 → 薄扶林道(約1.6公里,1小時)
- 深度探索: 碧珊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 山頂廣場(約6公里,3小時)
—
🚶♀️ 行山路線建議
🔹 輕鬆路線
- 路線:香港大學 → 碧珊徑 → 薄扶林道
- 距離:約1.6公里
- 時間:約1小時
- 適合:初學者、家庭、晨運
🔹 進階路線
- 路線:碧珊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 松林炮台 → 山頂廣場
- 距離:約6公里
- 時間:約3小時
- 特色:結合自然、歷史與觀景
—
🚌 交通方式
- 前往起點:港鐵西營盤站或香港大學站步行;巴士13、3、45A、970至旭龢道總站
- 離開終點:薄扶林道乘搭巴士4、4X、7、30X;山頂廣場乘坐15號或X15號巴士返回中環
—
📸 打卡熱點
- 白色小屋
- 石橋與流水
- 松林炮台遺跡
—
🌿 生態與自然環境
- 常見植物:相思樹、樟樹
- 動物觀察:蝴蝶、蜻蜓、白頭鵯
- 水源景觀:雨後溪澗與瀑布尤為迷人
- 綠蔭夾道,空氣清新
- 常見物種:朱背啄花鳥、大頭茶等
- 適合森林浴
—
⚠️ 注意事項
- 雨天路滑,建議穿著防滑鞋
- 沿途無補給站,請自備水與食物
- 愛護環境,請勿留下垃圾
- 夏季炎熱,注意防曬與補水
- 請自備垃圾袋,離開時帶走所有垃圾
- 路標清晰,分岔路口標示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