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蛇尖

⛰️ 蚺蛇尖(Sharp Peak – 香港三尖之首的極限挑戰)位於新界東部,海拔468米,是香港三尖之首,以其尖削山形、碎石陡坡和壯麗海景聞名。由於地勢險峻,漁農自然護理署將其列為『高危地點』,曾發生多宗中暑及意外事故。

📌 地理與命名

項目 資料
中文名稱 蚺蛇尖
英文名稱 Sharp Peak
名稱由來 『蚺蛇』原讀音為『jim4 se4』,英文譯名 Nam She Tsim 使用『南蛇』的俗讀『naam4 se4』
海拔高度 468米
地點 東部,半島大浪灣以北,蚺蛇灣以南
座標 22°25′51″N 114°22′37″E
地質特色 由火山岩構成,山體佈滿風化碎石,形成如『蛇皮』的紋理
山形外觀 尖削陡峭,遠觀如昂首巨蛇
行山難度 官方四星級(Advanced Level)
危險評級 高危地點之一(High-risk Hiking Spot)

📖 如有趣興更多資訊可參考:〖蚺蛇尖 • 夢遊記

🔄 經典行山環線(約15公里|6–8小時)

  • 北潭凹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尖 → 大灣 → 鹹田灣 → 赤徑 → 北潭凹
  • 累計爬升:約900米
  • 最難路段:登頂段坡度達60度,需手腳並用攀爬
  • 適合:有經驗者,裝備齊全者

🧭 分段難度分析

路段 長度 需時 難度 備註
北潭凹 → 赤徑 3km 45分鐘 ★☆ 平緩下降
赤徑 → 大浪坳 1.5km 30分鐘 ★★ 石階上坡
登蚺蛇尖(攻頂段) 1.8km 2小時 ★★★★ 碎石陡坡,需手腳並用
蚺蛇尖 → 大灣 2km 1小時 ★★★ 『之』字形窄徑,暴露感強烈
大灣 → 鹹田灣 → 赤徑 6km 2小時 ★★ 沙灘與林徑混合

🥾 輕鬆版(約10公里|4–5小時)

  • 馬料水碼頭 → 赤徑 → 蚺蛇尖 → 大灣 → 鹹田灣 → 赤徑
  • 避開長途步行,適合中級行山者
  • 街渡每日僅兩班,需提前查詢時間表

🧭 分段難度分析

路段 坡度/特點 難度評級
赤徑 → 蚺蛇坳 石階上坡,漸陡 ★★☆☆☆
蚺蛇坳 → 山頂 碎石坡,坡度達60–70度,需攀爬 ★★★★★
山頂 → 大灣 『之』字形窄徑,暴露感強烈 ★★★★☆

🧰 必備裝備

裝備項目 推薦規格 重要性
登山鞋 Vibram大底 ★★★★★
手套 防滑耐磨 ★★★★☆
登山杖 雙杖最佳 ★★★★☆
急救包 含彈性繃帶 ★★★★☆
防曬用品 SPF 50以上 ★★★☆☆

🚍 交通方式

  • 前往北潭凹(Pak Tam Au):
  • 替代方式:馬料水碼頭(Ma Liu Shui Pier)乘街渡至赤徑(Chek Keng),節省步行時間

📸 打卡與拍攝建議

  • 山頂標高柱(Trigonometrical Station)是熱門打卡點
  • 可拍攝西貢四灣全景:東灣(Tung Wan)、大灣、鹹田灣、西灣
  • 留意安全,勿邊行邊拍照

🧗‍♂️ 技術挑戰

  • 蚺蛇尖被列為『高危地點』,曾發生多宗中暑及意外事故
  • 攻頂段坡度高達60度,碎石路易滑。
  • 山徑無遮蔭、無官方標示,需自行導航
  • 建議使用『香港遠足路線』APP離線地圖
  • 建議裝備包括行山鞋、手套、登山杖與足夠食水

🌅 最佳登山季節與時間

項目 特點
登山季節 10月–3月(避開酷熱)
登頂時段 上午11:00前(避午後強風)
攝影黃金時段 日出與日落

🧭 替代路線選擇

路線名稱 特點 適合對象
新手體驗版 遠觀蚺蛇尖,不登頂 初級行山者
長咀加強版 加入香港最東端地標『長咀』 體能充足者
北脊挑戰版 攀爬蚺蛇北脊,技術要求高 高階登山者

⚠️ 中暑及意外事故

蚺蛇尖被列為『高危地點』,曾發生多宗中暑及意外事故:

  • 2022年7月:52歲男子中暑不治
  • 2021年2月:65歲男子失去意識送院
  • 2020年8月:16歲少年中暑暈倒

  • 蚺蛇尖
  • 蚺蛇坳
  • 大浪坳
  • 蚺蛇尖 | 360度 • 4K 全景
  • 蚺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