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担水坑】(Sheung Tam Shui Hang)位於香港新界北區沙頭角,靠近深圳邊界,是沙頭角禁區內的一個傳統客家村落。沙頭角地區自清代以來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上担水坑村作為其中一部分,保留了豐富的客家文化和歷史遺跡。
—
1. 上担水坑的歷史背景
沙頭角(Sha Tau Kok)地區在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被劃入香港範圍,並在1951年被設立為邊境禁區,以控制走私和非法入境活動。這一政策使得上担水坑村等村落得以保留其原始風貌,免受城市化的衝擊。
—
2. 上担水坑的文化與建築特色
上担水坑村以客家文化為核心,村內保留了多座傳統客家建築(Hakka Architecture),例如青磚砌成的中式住宅和祠堂。這些建築多採用斗廊式結構,屋頂設計為陰陽瓦,並飾有灰塑浮雕和彩繪,展現了客家建築的精緻工藝。
村內還有一座建於1930年的群雅學校(Kwan Ngai School)(前身為泮林書室),這是村內唯一的學校,現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學校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反映了當時村民對教育的重視。
—
3. 上担水坑的自然生態與景觀
上担水坑村背靠紅花嶺,周邊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村後的風水林是(Feng Shui Woodland)村民的傳統保護區,這裡棲息著多種稀有動植物,例如橫紋後棱蛇、優越斑粉蝶等。此外,村內還有梯田景觀,展現了傳統農耕文化的痕跡。
—
4. 上担水坑的交通與旅遊資訊
前往上担水坑村的交通方式包括:
- 從上水站或粉嶺站搭乘78K巴士,在担水坑站下車。
- 從上水廣場搭乘55K小巴,同樣在担水坑站下車。
村內的主要景點包括群雅學校、傳統客家建築和風水林等。遊客可以參加當地的歷史導賞團,深入了解村落的歷史與文化。
—
【上担水坑村】作為沙頭角地區的重要村落,不僅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是探索香港傳統客家文化與自然生態的理想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