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南道

🛣️ 嶼南道(South Lantau Road)是香港南部的第一條主要道路,舊稱『公路』。它最初是為了配合1950年代水塘的建設,方便從陸路運送建築工人和物料而修建的。道路東起梅窩(銀礦灣),西至水塘路與的交界處,全長約14.5公里,貫穿了貝澳、長沙、塘福、水口等多個沿海村落。

📌 基本資訊

項目 資料內容
🏞️ 所在地區 香港新界南部(離島區)
中文名稱 嶼南道(South Lantau Road)
📏 道路長度 約14.5公里
🚗 行車方向 東西雙向(雙線雙程不分隔)
🛣️ 起點 梅窩(銀鑛灣路/梅窩碼頭路交界)
🛤️ 終點 路/交界
🕰️ 通車年份 分階段於1957年至1963年通車
🐄 特殊交通標誌 設有『前面有牛隻』警告標誌,因附近常有牛隻出沒
🚧 道路狀況 路面彎多且狹窄,部分路段斜度高達1:8,需定期維修
🚦 車速限制 一般為每小時50公里,村落路段如貝澳及塘福則限速30公里
🚫 管制措施 屬封閉道路,需持有通行許可證方可駛入;一般市民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 公共交通 新大嶼山巴士路線如1、2、3M、4、11、23等均途經此道
🥾 徒步路線 為鳳凰徑第1段、第11段及第12段的核心路段
🌊 途經地點 梅窩、貝澳、長沙、塘福、水口、石壁等沿海村落與泳灘
🌿 周邊環境 鄰近南大嶼郊野公園、生態泳灘與郊野營地,屬自然保育區

這條道路的設計充滿了歷史印記。起初所有路段均為單線雙程行車,後於1976年起分階段擴建為雙線雙程不分隔車路。由於部分路段彎多路窄且地勢崎嶇(例如梅窩碼頭至圓桌村斜度達1:8),車速限制在每小時30至50公里之間,全線不設交通燈號管制。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嶼南道全段屬於封閉道路,沒有許可證的外來車輛一律禁止駛入,遊客需依靠新大嶼山巴士或大嶼山的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 歷史沿革

  • 1950年代初:為興建,政府決定規劃修建一條陸路(嶼南道)以運送工人與建材。
  • 1954年:新界農村發展委員會提出建造『大嶼山公路』的計劃,港府委任新界農村發展委員會研究修路。
  • 1957年8月3日:首段(梅窩至長沙)通車,由工務司英格理主持開幕。
  • 1963年:全線通車至石壁,成為大嶼山第一條主要道路。
  • 1969年12月5日:正式刊憲命名為『嶼南道』。
  • 1976年起:擴建為雙線雙程道路。

🧭 途經地點與交匯道路

嶼南道途經:梅窩、貝澳、長沙、塘福、水口、石壁。

道路名稱 功能與位置說明
羗山道 通往,嶼南道最西端連接點
石壁水塘路 通往石壁水塘壩頂
貫通大嶼山南北
芝麻灣道 通往貝澳村落
銀鑛灣路 通往梅窩碼頭

嶼南道呈東西走向,貫穿大嶼山南岸,沿途風景秀麗,地勢起伏明顯:

🌄 主要途經地點(由東至西):

  • 梅窩
  • 南山
  • 貝澳(設有油站與度假屋)
  • 長沙(著名泳灘)
  • 塘福(懲教所與海底電纜站)
  • 水口(直升機場與泵房)
  • 石壁水塘

交匯道路:

道路名稱 功能與位置說明
羗山道 通往,嶼南道最西端連接點
石壁水塘路 通往石壁水塘壩頂
貫通大嶼山南北
芝麻灣道 通往貝澳村落
銀鑛灣路 通往梅窩碼頭

⛰️ 地形特色:

  • 海拔最高點:二東山北麓(約 220 米)
  • 最低點:塘福海灘(約 3 米)
  • 路段斜度高達 1:8 至 1:10,不適合高速行駛

🚦 交通功能與管制措施

嶼南道是南大嶼山唯一的陸路幹線,但為保護南大嶼山的生態環境,實施嚴格交通管制:

  • 🚫 封閉道路:所有非居民車輛需向運輸署申請通行許可證,否則可被檢控
  • 🚌 公共交通:嶼巴 1、2、3M、4、11、23 號線途經全線,一般市民需乘搭嶼巴或大嶼山的士前往
  • 🐄 動物警示:沿路常見牛隻,設有『前面有牛隻』標誌
  • 📉 交通流量:設計容量每日 8000 架次,實際僅約 3200 架次

【嶼南道】不僅是交通動脈,也串聯起大嶼山南部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它與道在長沙䃟石灣交匯,是連接和梅窩的主要道路。沿途不僅有美麗的長沙泳灘和塘福泳灘,還是鳳凰徑第一段及第十一至十二段的核心路段。值得注意的是,因沿途常有牛隻出沒,運輸署專門設置了『前面有牛隻』的交通標誌,提醒駕駛者注意安全。這條道路在承擔交通功能的同時,也致力於平衡大嶼山的生態環境保護。

🌿 周邊生態與旅遊資源

嶼南道沿線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旅遊景點,是郊遊與徒步的熱門地點:

  • 🏖️ 生態泳灘:貝澳、長沙、塘福等地均設有天然海灘
  • 🏕️ 郊野營地:南山營地、白富田等 6 處露營點分布於沿線
  • 🚶‍♂️ 徒步徑:嶼南道與鳳凰徑第 1、11、12 段重疊
  • 🛑 保育區域:道路兩側 162 公頃劃為海岸保護區
  • 警告標誌:設有『前面有牛隻』標誌,因沿路常有牛隻出沒

🛠️ 規劃與未來發展

雖然嶼南道已是成熟道路,但政府仍持續進行改善與保育工作:

  • 📊 2021年統計:車流量僅為設計容量的 50%
  • 🧱 路面改善:多段村落彎角已進行擴建與安全升級
  • 📡 監控系統:設有紅外線與定位設備防止非法傾倒廢料
  • 🚧 未來規劃:維持現有路幅,配合『兩隧一橋』整體交通方案

🚍 公共交通與巴士路線

嶼南道是新大嶼山巴士(嶼巴)多條路線的主幹道:

路線編號 主要行程
1 號 梅窩 ↔ 大澳(全程途經嶼南道)
2 號 梅窩 ↔ (全程途經嶼南道)
3M、4、11、23 號 部分路段途經嶼南道

📌 此路設有 30個雙向車站與4個單向車站,為全港最多巴士站的道路之一。

🌧️ 特殊事件與安全提示

  • 山泥傾瀉:2021年暴雨期間,嶼南道曾因山泥傾瀉全線封閉。
  • 撞牛事故:2013年曾發生汽車撞牛事件,造成6頭牛死亡。

  • 水口村(東) • 巴士站
  • 南山 • 燒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