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頭(Tai Po Tau)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太和邨以北、林村河(Lam Tsuen River)旁,鄰近大埔公路(Tai Po Road)及港鐵東鐵綫(East Rail Line)。它是新界五大鄧氏聚居地之一,擁有超過700年歷史。大埔頭鄉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大埔頭村與大埔頭水圍,俗稱「老圍」。
—
📌 基本資訊
類別 詳細內容 📍 地點名稱 大埔頭(又稱大埔頭鄉) 🗺 地理位置 香港新界大埔區,位於太和邨以北、大埔太和市西北、大埔舊墟以西、石鼓壟以北 🏘 村落結構 分為兩部分:北面為「大埔頭村」,南面為「水圍」(又稱大埔頭圍) 🧬 氏族背景 鄧氏家族聚居地,源自元朗錦田,屬鄧元亮一房分支 👥 人口與社群 約600人,分屬不同祖堂(鄧渭陽祖堂與鄧流光堂) 🏮 傳統活動 每逢秋祭及十年一屆太平清醮,兩村共聚一堂 —
🌊 交通
鄰近吐露港公路(Tolo Harbour Highway)及太和路(Tai Wo Road),交通便利,靠近港鐵太和站(Tai Wo Station)。曾因暴雨導致水浸,顯示地勢低窪與林村河的關係。
—
🗺️ 地理位置與演變
大埔頭(Tai Po Tau)位於新界大埔區,地處:
- 太和邨(Tai Wo Estate)以北
- 大埔舊墟(Tai Po Old Market)以西
- 靠近林村河(Lam Tsuen River)、大埔公路(Tai Po Road)及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原為農地,隨着新市鎮發展,已建成高樓住宅,靠海一側亦填海成為大埔新市鎮(Tai Po New Town)。
—
👨👩👧👦 鄧族宗族文化
大埔頭鄧氏於康熙年間建立大埔墟(Tai Po Market),是清初香港三大墟市之一。後來因太和市(Tai Wo Town)發展,大埔墟逐漸被取代。雖人口不多,但在大埔區的歷史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 村落分佈
村落名稱 所屬祖堂 特點 大埔頭水圍/老圍 鄧渭陽祖堂 舊稱「老圍」,近林村河,有護城河 大埔頭村 鄧流光堂 靠近山邊,後期分村 —
🏯 歷史建築與文化遺產
- 敬羅家塾:法定古蹟,建於十三世紀,是祠堂、學堂及族人議事場所。
- 慶燈盆菜宴:每年農曆正月舉行,添丁儀式與盆菜宴是重要節慶活動。
—
👨🏻🏫 敬羅家塾
敬羅家塾是紀念鄧族祖先鄧敬羅而建的祠堂,兼作教育場所與議事平台。
- 功能:祠堂、學堂、議事所
- 活動:正月初九至十九舉行添丁儀式與盆菜宴
- 文化意義:凝聚血緣社群,傳承鄧族精神
—
🧱 建築特色與生活風貌
- 護城河:原有護城河環繞村落,現已填土,僅留小池塘作紀念。
- 村內生活:村民曾售賣大菜糕、啫喱、豬腸粉,並供奉土地公與「大王爺」,每年正月十九、二十舉行祭祀活動。
—
🔎 推薦探索路線
- 鐵路博物館(Railway Museum)
- 太和市文武二帝廟
- 敬羅家塾
- 大埔頭水圍
- 元洲仔前政務司官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