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咀與長排頭之間的海域,原本稱為「大深涌」;靠近岸邊的地方則被稱為「大深涌篤」或「長排頭篤」。近年來,有漁業商人在此地修建堤壩截斷海水,將其改建為養殖魚塘,並稱之為「捉魚塘」。位於深滘埔角南側的海域則被稱為「深滘埔」。
至於長石咀,原是一個彎曲的小島,通過一條石帶與陸地相連。平時可以沿著石帶步行前往島上,但當潮水高漲時,石帶會被淹沒,小島便成為一座孤立的島嶼。因此,人們通常將島嶼東部較為寬圓的部分稱為「長石咀」,而將靠近岸邊的石帶稱為「水浸咀」。水浸咀南側的一個角落則被稱為「上角咀」。
此外,根據鎖羅盤村居民的說法,在「薯茛咀」與「長石咀」之間,還有一處名為「九里咀」的地點。但其具體位置無法確定,可能是長石咀小島西北側的一個彎曲角落,但至今尚無法證實。
(原文來自: http://www.hkfca.org.hk/ne/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