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福 • 引水道(Tong Fuk Catchwater)是香港大嶼山南部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始建於1960年代,主要功能是將山區的雨水引導至石壁水塘(Shek Pik Reservoir),以供應香港的食水需求。這條引水道全長約5公里,沿鳳凰山麓蜿蜒而建,採用半開放式混凝土渠道與地下管道結合的設計,既減少水分蒸發又維持水質潔淨,展現了香港早期水利工程的實用性智慧。
—
📌 基本資訊
項目 詳細資料 🏞 名稱 塘福 • 引水道(Tong Fuk Catchwater) 📍 地理位置 位於香港大嶼山南部,起點為塘福村,終點連接石壁水塘,途經南大嶼郊野公園 📏 全長 約 5.5 公里 🏞 所屬範圍 南大嶼郊野公園(South Lantau Country Park) 🧭 路線概況 沿山腰修建,貫穿山脈與溪谷,屬南大嶼郊遊徑一部分,標距柱編號約為 L105 附近 💧 主要功能 收集山區雨水並引導至石壁水塘,供應香港食水,是水務署管理的 45 組引水道系統之一 🌳 生態環境 植被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濕地植物;中下游段生態多樣性高,常見蝴蝶、鳥類與溪流生物 🥾 遠足難度 難度低(⭐️),路徑平坦,適合初學者與家庭;全程約需 1.5 小時 📸 景觀特色 可遠眺大嶼山山脈、塘福海灣、日落美景;沿途設有觀景點與攝影熱點 ⚠️ 注意事項 路段狹窄需注意安全;無垃圾桶,請自備垃圾袋並帶走垃圾;部分路段靠近監獄範圍,請勿擅闖 —
塘福 • 引水道現已超越純粹功能設施,成為大嶼山人文景觀的一部分。其混凝土渠道在陽光下呈現幾何線性美感,周邊保留的戰時防禦工事遺跡更添歷史層次感。由於地勢平緩且沿途樹蔭遮蔽,成為當地居民晨運的熱門路線,展現了基礎設施與社區生活的有機結合,體現香港水利工程與自然共存的獨特價值。
—
💧 水務工程功能詳解
塘福 • 引水道是香港水務署設計的引水系統之一,目的在於:
—
這條引水道與周邊自然環境形成獨特共生關係。水道沿途穿越茂密的次生林與溪谷,成為赤麂、獼猴及多種鳥類的飲水點,部分段落更與鳳凰徑第四段平行,行山者可在步道上觀察到引水道與自然生態的交融景象。最具特色的是水道末段接入塘福儲水庫的結構,透過重力自流原理實現水資源收集,體現了低能耗的環保設計。
—
🌿 生態與自然景觀
塘福 • 引水道沿途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生態價值:
生態特色 說明 植被類型 草本植物、灌木、濕地植物,沿途植被茂密 生物多樣性 中段與下游生態活躍,常見蝴蝶、鳥類、小型哺乳動物 景觀亮點 可遠眺大嶼山壯麗山景、塘福海灣、日落時分光影交錯,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保育價值 屬郊野公園範圍,受《水務設施條例》與《郊野公園條例》雙重保護 —
🚶♀️ 遠足路線與活動建議
路線資訊
項目 詳細內容 起點 塘福村(Tong Fuk Village) 終點 石壁水塘(Shek Pik Reservoir) 路線長度 約 5.5 公里 高度差 約 100 米 難度 ⭐️☆☆☆☆(初級) 所需時間 約 1.5 小時 推薦活動
- 遠足健行:路線平坦,適合初學者與家庭,需時約 1.5 小時
- 攝影創作:日落時分光影交錯,海景與山景交融,是攝影愛好者的熱門地點
- 自然觀察:沿途可觀察植物與野生動物
- 延伸路線:可接駁南大嶼郊遊徑,前往長沙、青龍石澗等地點
—
🚌 交通方式指南
項目 詳情 起點交通 東涌地鐵站 → 新大嶼山巴士 11A → 沙咀站下車步行 終點交通 石壁水塘 → 巴士 11、11A 或 23 號 → 返回東涌 建議時間 上午 9:30 集合,避開中午炎熱時段 —
⚠️ 注意事項與貼士
- 🧭 安全提示:部分路段狹窄,注意行人與行車安全
- 🗑️ 環保意識:沿途無垃圾桶,請自備垃圾袋,帶走垃圾
- 🌦️ 天氣考量:雨天易滑,建議晴天前往
- 📱 手機訊號:部分地段訊號弱,建議結伴同行
—
📌 小知識補充
- 塘福村本身是大嶼山南部的渡假地點,附近有泳灘、露營車營地與短租屋
- 石壁水塘是香港主要水塘之一,建於1963年,容量達 24 百萬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