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徑

🍌 蕉徑(Tsiu Keng)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南部,是香港少數仍保有活躍農業活動的鄉郊地區,村落主要由老圍(Lo Wai)、新圍(San Wai)、程屋埔(Ching Uk Po)和彭屋村(Pang Uk Village)組成。蕉徑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當時許多內地移民因戰亂遷居至此,開始務農維生,逐漸形成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區。而這個被稱為『香蕉小徑』(banana lane)的地方,不僅見證了香港農業的興衰,也正面臨著現代化發展帶來的挑戰與轉型。

🗺️ 地理

項目 詳細資料
📍 地點 蕉徑,屬古洞南,鄰近雙魚河沿岸,東臨,西靠,南接南,北連新市鎮。
🛖 村落範圍 老圍、新圍、程屋埔和彭屋村
🛣️ 主要道路 、蕉徑路
🪣 村內設施 村內有公廁、休息區和農莊餐廳,方便遊客休息和用餐。

🗺️ 交通資訊

項目 詳情
🚉 最近港鐵站
🚌 小巴路線 57K 綠色小巴(彭屋村總站)
🚍 巴士路線 77K 新巴(蕉徑站)

🧭 歷史背景與農業發展

🕰 歷史淵源

  • 20世紀初,因戰亂,大量內地移民遷居蕉徑,開始務農。
  • 1940年代已有原居民村落,屬宗族圍村。

🌾 農業特色

  •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種植西洋菜、豆苗等。
  • 1970年代為農業高峰期,一天可產逾萬斤蔬菜。

🏗 新農業政策與農業園計劃

📜 政策概述

  • 2016年政府推出《新農業政策》
  • 選址蕉徑設立農業園,佔地約75–80公頃

🌾 農業與土地規劃

蕉徑曾是香港蔬菜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現時約七成農地荒廢,三成仍在耕作。

《新農業政策》:政府計劃收回約 75–80 公頃土地,設立四大農業區:

  • 傳統耕種區
  • 有機耕種區
  • 花卉種植區
  • 高科技農業區

⚠️ 農民憂慮

  • 擔心土地被徵收,生活模式被破壞
  • 租金急升:如三斗地由年租 $1,200 增至 $16,800
  • 小農戶難以負擔現代化設施成本

🌿 半日遊路線精選

1. Innolife 環圃休閒村

  • 地址:蕉徑路 DD100 Lot1372
  • 推介菜式:有機香草蘑菇煙肉意粉、有機蘋果紅蘿蔔汁
  • 體驗活動:水耕種植、魚菜共生

2. 紐芬蘭橋紀念碑

建於1950年代,由英軍捐建,現僅存白色石碑。

3. 椰樹林

高達 30 米椰樹群,是婚紗照與打卡熱點。

4. 龍潭觀音廟

由蕉徑六村村民合建,逾三百年歷史,每年舉辦賀誕活動。

5. 田間小橋

春季可見紫花油麻藤,景色如畫。

🏡 村民故事與文化記憶

  • 文哥的故事:自幼在蕉徑耕田,農業園計劃將其農田變成馬路,擔心失去生活根基。
  • 小媚與小茵:童年在蕉徑養雞、採花、製泥碟,回港後希望退休於此,卻因政策受阻。

  • 蕉徑 • 粉錦公路
  • 蕉徑 • 老圍
  • 蕉徑 • 彭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