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灘

🪨 香港的石灘是散落於漫長海岸線上的自然瑰寶,從地質奇觀到隱世秘境各具特色。這些石灘主要分佈於香港島及離島地帶,如、大浪灣及橋咀洲等地。這些石灘多由花崗岩或火山岩構成,經長期海浪侵蝕與風化,形成嶙峋奇石與海蝕地貌,例如大頭洲的奇形怪石群及橋咀洲的連島沙洲。

這些石灘不僅是地理教室,更是生態寶庫 – 退潮時岩池中可發現海星、海膽與珊瑚魚群,岸邊紅樹林則棲息著彈塗魚與招潮蟹。這些石灘轉型為自然教育場域,地質公園導賞員帶領遊客辨識岩石紋理,攝影愛好者則追逐著浪花拍擊岩岸的瞬間。

這些石灘雖缺乏沙灘的柔軟,卻以堅硬質地構築出獨特生態廊道。這些石灘多屬郊野公園或海岸保護區範圍,交通便利卻仍保原始氛圍。前往或大浪灣可從筲箕灣搭乘巴士直達,而橋咀洲則需於碼頭轉乘街渡。由於部分石灘地勢險峻且潮汐變化大,建議遊客出發前查詢天文台潮汐預報,並備妥防滑鞋具與防曬裝備,以安全享受香港石灘的自然魅力。

1️⃣ 泥涌石灘(西貢北)

📍 位置:近神學院

🌅 亮點特色:

  • 天空之鏡:潮退時,石灘上的水面如鏡,倒映藍天白雲,極具詩意
  • 斷橋打卡:殘破的石橋延伸入海,是拍攝「孤獨感」或「文青風」的絕佳場景
  • 日系森景:小徑旁的樹林猶如日本郊野,適合拍攝森林系照片
  • 紅木欄杆與黑岩石:構圖感強,適合拍攝人像與風景融合照

📸 拍攝技巧:

  • 潮退時前往,才能拍出「天空之鏡」效果
  • 建議使用廣角鏡頭捕捉海天一線與橋身延伸感
  • 早上或黃昏光線柔和,更適合拍攝倒影

🚍 交通方式:

起點 交通工具 下車地點
巴士299X 泥涌站
巴士99 泥涌站
港鐵大學站 小巴807B / 807K 泥涌站
烏溪沙站 步行約15分鐘 泥涌石灘入口

2️⃣ 石澳大浪灣石灘(港島東)

📍 位置:石澳大浪灣道

🌊 亮點特色:

  • 藍塘海峽景觀:海天一色,視野開闊
  • 史前石刻遺址:列為法定古蹟,增添文化深度
  • 情人橋(藍橋):色彩繽紛,是情侶打卡熱點
  • 衝浪天堂:浪勢適中,適合初學者

📸 拍攝技巧:

  • 使用偏光鏡可減少水面反光,拍出清晰海景
  • 情人橋建議以低角度拍攝,突顯橋身與背景海景

🚍 交通方式:

起點 交通工具 下車地點
筲箕灣站 新巴9號 石澳站
石澳站 步行約10分鐘 大浪灣入口

3️⃣ 舂坎角石灘(港島南)

📍 位置:舂坎角道

🌿 亮點特色:

  • 寧靜海灣:人流少,適合靜賞海景
  • 自然生態:海岸線原始,常見海鳥與貝類
  • 步行徑連接赤柱:可安排一日郊遊路線

📸 拍攝技巧:

  • 以長曝光拍攝海浪,可營造柔和水霧效果
  • 日落時分拍攝海岸線,色彩層次更豐富

🚍 交通方式:

起點 交通工具 下車地點
中環 巴士6X / 65 / 66 舂坎角道站
小巴16A / 16M 舂坎角入口

🧭 小貼士與注意事項

  • 🩴 穿著防滑鞋:石灘多貝殼與濕滑岩石,避免赤腳
  • 🌊 查閱潮汐時間:拍攝天空之鏡或探索斷橋前必查天文台潮汐預報
  • 🧃 自備飲水與防曬用品:部分地點無商店
  • 🗑️ 帶走垃圾: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石灘原貌
  • 📱 拍照建議:使用手機廣角模式或相機ND濾鏡提升畫質

  • 香港之心 • 撿豬灣《1》
  • 香港之心 • 撿豬灣《3》
  • 香港之心 • 撿豬灣《5》
  • 香港之心 • 撿豬灣《2》
  • 香港之心 •撿豬灣《4》
  • 腳下 • 撿豬灣《1》
  • 雞脾灣
  • 長排頭 . 天池 | 360度 • 全景
  • 長排頭 • 天池
  • 綠蛋島《叄》
  • 綠蛋島《壹》
  • 綠蛋島
  • 綠蛋島徑 • 入口
  • 龍蝦灣 • 石灘
  • 龍蝦灣 • 石灘《壹》
  • 龍蝦灣 • 石灘《貳》
  • 綠蛋島 | 360度 • 4K 全景
  • 綠蛋島
  • 鴨脷排 • 連島沙洲
  • 赤徑 • 石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