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高柱(Trigonometrical Station)是香港地政總署測繪處設置的測量點,主要用於大地測量、地形圖繪製、城市規劃、土地行政及工程建設等用途。這些測量站通常設置在視野開闊的地點(如山頂),並通過三角測量法確定地理位置和高度。這些方形石柱頂端刻有十字基準線,側面則標註『標高柱』中英文字樣及具體海拔數字(例如『高度 552 米』),材質堅固且耐風化,成為香港山野中兼具功能與歷史感的獨特地景。
—
🧭 標高柱是什麼? 三角網測站的真身
📐 定義與功能
- 正式名稱:三角網測站(Trigonometrical Station)
- 管理部門:地政總署測繪處
- 主要用途:
- 作為地形測量的基準點
- 協助繪製地圖、城市規劃、土地界線劃分
- 提供高程與平面位置參考
- 歷史背景:
- 最早出現在香港地圖上:1854年
- 早期以光學三角測量為主,現已輔以 GPS 技術
—
🧱 外觀與結構詳解
🏗️ 結構組成
- 柱體:通常為混凝土圓柱,高約 1.2 米,直徑約 28 厘米
- 塗裝:白色柱身,頂部塗黑,方便遠距離辨識
- 頂部金屬板:嵌入圓形或三角形金屬板,用於安裝測量儀器(如全站儀)
- 基座:方形或圓形混凝土底座,防止下陷或移位
- 方向指示:部分基座設計可指示北方或東北方
—
🥾 行山文化與『Kill 標』現象
這些標高柱不僅是測量基準點,更成為登山文化的重要符號。例如全港最高的大帽山標高柱(958米)、港島之巔的太平山標高柱(552米),以及鳳凰山(934米)等地的標高柱,皆是登山者完成挑戰的認證點與打卡地標。部分標高柱更見證歷史,如1952年豎立的針山標高柱,仍保留著殖民時期的測量技術特徵。
- 『Kill 標』:行山人士以征服標高柱為目標,拍照打卡
- 誤解:標高柱不一定代表山頂最高點
- 禁區標柱:如赤洲、雷達站內、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等地無法自由進入
- 保育提醒:請勿塗污、破壞標高柱,尊重測量設施
—
📐 功能與用途
隨著科技進步,衛星測量已逐步取代傳統三角測量,但標高柱仍被妥善保留。它們從專業測量工具轉型為山徑導向參照物,其座標數據更被整合至行山手機應用程式中。這些沉默的石柱不僅記錄著香港地形測繪的演進史,更持續引領著無數登山者探索這座城市的自然脈動。
功能 說明 📍 地圖測繪 作為地圖製作的基準點,確保精確定位 🧭 GPS校準 為衛星定位系統提供地面參考 🧗 行山打卡 成為登山者的挑戰目標與打卡熱點 🏗️ 工程測量 支援大型基建項目的地形測量與規劃 —
🌍 分佈之最(現役標高柱)
類別 地點 編號 備註 🧭 最東 東平洲 #536 偏遠島嶼,需船前往 🧭 最南 蒲台島牛湖頂 #218 香港最南端陸地 🧭 最西 二澳雞公山 #259 位於大嶼山西部 🧭 最北 白虎山 #424 接近深圳邊界 ⛰️ 最高 大帽山 #67.2 海拔957米,全港最高峰 🏖️ 最低 長沙下村 #248 接近海平面,地勢平坦 —
🔍 如何查找標高柱
- 📱 使用地政總署『MyMap』手機應用程式
- 🖥️ 可參考〖地政總署網站〗(https://www.geodetic.gov.hk)
- 📚 參考標高柱資料庫與數據字典,了解編號、位置、高度等資訊
—
🧠 冷知識與趣聞
- 🧨 有標高柱曾被雷擊(如雞公嶺的大羅天)
- 🧱 有些標高柱不是柱子,而是地面上的小釘(如彌敦道嘉榮大廈天台)
- 🧽 地政總署定期維護標高柱,包括重新上漆、清除野草
- 📱 可用地政總署的 MyMap App 尋找標高柱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