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奕信徑

【衛奕信徑】(Wilson Trail)是香港第二長的長途遠足徑,全長約78公里,於1996年啟用。這條遠足徑以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以紀念他對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熱愛。

衛奕信徑由南至北貫穿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共分為10段,沿途經過8個郊野公園(Country Parks),包括郊野公園(Tai Tam Country Park)、郊野公園(Pat Sin Leng Country Park)等。

1. 路線與分段

衛奕信徑起於香港島南部的赤柱峽道(Stanley Gap Road),終點位於新界東北的南涌(Nam Chung)。以下是各段的基本資訊:

路段 起點 – 終點 長度(公里) 需時(小時) 難度
第1段 赤柱峽道 – 陽明山莊(The Peak) 4.8 2 ⭐️⭐️⭐️
第2段 陽明山莊 – 鰂魚涌(Quarry Bay) 6.6 2.5 ⭐️⭐️
第3段 油塘(Yau Tong) – 井欄樹(Tseng Lan Shue) 9.3 4 ⭐️⭐️
第4段 井欄樹 – 坳(Sha Tin Pass) 8.0 3 ⭐️⭐️⭐️
第5段 坳 – (Kowloon Reservoir) 7.4 2.5 ⭐️
第6段 – 城門水塘(Shing Mun Reservoir) 5.3 2 ⭐️⭐️
第7段 城門水塘 – 元墩下(Yuen Tun Ha) 10.2 4 ⭐️
第8段 元墩下 – (Kau Lung Hang Shan) 9.0 4 ⭐️⭐️⭐️
第9段 (Pat Sin Leng) 10.6 4.5 ⭐️⭐️⭐️
第10段 八仙嶺 – 南涌 6.8 2 ⭐️⭐️

難度標示:⭐️(易行)、⭐️⭐️(難行)、⭐️⭐️⭐️(極費力及難行)。

2. 自然景觀與挑戰

衛奕信徑沿途景觀多樣,包括海景、山景、水塘(Reservoirs)及歷史遺跡。例如:

  • 第1段: 途經孖崗山(Twin Peaks)和紫羅蘭山(Violet Hill),可俯瞰(Tai Tam Reservoir)及赤柱海景。
  • 第3段: 經過魔鬼山(Devil’s Peak)和五桂山(Ng Kwai Shan),可欣賞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及九龍群山。
  • 第8段: 登上九龍坑山(Kau Lung Hang Shan),被譽為香港行山的「天梯」之一,挑戰性極高。

3. 文化與歷史意義

衛奕信徑不僅是一條遠足徑,更是一條文化與歷史的探索之路。例如:

  • 第2段: 途經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和小馬山(Mount Butler),可見到二戰時期的戰時爐灶(War-time Stoves)。
  • 第10段: 經過橫七古道(Heng Chik Ancient Trail),這是一條連接昔日客家村落(Hakka Villages)的古道,充滿歷史韻味。

4. 保育與未來發展

衛奕信徑沿途經過多個生態敏感區域,例如沙螺洞(Sha Lo Tung)和鳳園蝴蝶保育區(Fung Yuen Butterfly Reserve)。近年來,香港政府和環保組織積極推動保育工作,以保護這些地區的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衛奕信徑】是一條集自然景觀、文化歷史與挑戰性於一身的遠足徑,適合不同水平的行山愛好者。無論是欣賞香港的山海美景,還是探索歷史遺跡,衛奕信徑都能提供豐富的體驗。未來,隨著保育工作的推進,這條遠足徑將繼續成為香港自然與人文遺產的重要代表。

  • 大埔頭《2》
  • 大埔頭《1》
  • 大埔頭徑《路牌》
  • 康樂園《大埔頭 / 九龍坑山 • 路牌》
  • 遠眺 • 大帽山 / 大刀屻
  • 九龍坑山 • 天梯 《8》
  • 九龍坑山 • 天梯 《7》
  • 山中蘭花《3》
  • 山中蘭花《2》
  • 山中蘭花《1》
  • 大埔頭《路牌》
  • 玉秀峰《7》
  • 玉秀峰《5》
  • 玉秀峰《4》
  • 玉秀峰《3》
  • 玉秀峰《6》
  • 玉秀峰《1》
  • 玉秀峰《2》
  • 九龍坑山 • 天梯  《6》
  • 九龍坑山 • 天梯  《5》
  • 九龍坑山 • 天梯  《4》
  • 九龍坑山 • 天梯  《2》
  • 九龍坑山 / 馬鞍山 / 大帽山  《全景》
  • 九龍坑山 • 天梯  《1》
  • 標距柱 • W 105
  • 九龍坑山《日落黃昏》
  • 衛奕信徑第8段 • 地圖資訊板《6》
  • 衛奕信徑第8段 • 地圖資訊板《5》
  • 九龍坑山《魁梧的鐵騎士》
  • 九龍坑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