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嶺 • 自然教育徑( Pat Sin Leng Nature Trail)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郊遊路線,全長約4公里,連接大美督與新娘潭,需時約 2–3 小時,適合初級至中級行山者。這條教育徑沿途設有多個解說牌,介紹當地的動植物、地質特徵及生態系統,並可遠眺船灣淡水湖、馬鞍山及吐露港的開闊景色。路徑以春風亭為重要地標,紀念1996年八仙嶺山火中捨己救人的師生,同時也是欣賞自然風光的絕佳觀景點。
—
🗺️ 路線總覽
項目 資料內容 📍 地點 香港新界東北部,位於八仙嶺 • 郊野公園內 🚩 起點 大美督 Tai Mei Tuk 🏁 終點 新娘潭 Bride’s Pool 📏 路徑長度 約 4.4 公里 🕒 建議行程時間 約 2 至 2.5 小時 🧗♂️ 難度級別 初級至中級,部分路段有石階,適合家庭及初學者 🏔 海拔範圍 約 33 米至 460 米 🏞 地貌特徵 次生林、低矮灌木叢、溪流、鶴藪水塘 🌿 生態特色 多種本地植物(如蕨類、野花)及動物(如蝴蝶、雀鳥、松鼠) 📚 教育設施 設有 16 個教育站點,介紹自然生態、地質與人與自然的關係 🚻 設施 公廁(新娘潭、船灣遊客中心)、無補給點 🕰 開放時間 24 小時開放 🏞 所屬公園 八仙嶺 • 郊野公園 🧭 地理座標 22.4896235°N, 114.234885°E —
【八仙嶺 • 自然教育徑】的起點通常設於大美督,終點在新娘潭,沿途樹蔭較多,部分路段風化較嚴重,需小心行走。交通方面,可搭乘75K巴士或20C小巴抵達大美督,終點則可選擇275R假日巴士或小巴返回大埔墟站。這條路線不僅適合家庭和初學者,也能讓遊客在輕鬆的步行中學習自然保育知識,體驗香港郊野的魅力。
—
🚍 交通方式
地點 交通方式 大美督 由大埔墟站乘搭 75K 巴士至總站 新娘潭 假日乘搭 275R 巴士或每日 20C 小巴返回大埔 —
📚 教育站點與自然知識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設有 16個教育站點,每個站點都有解說牌,介紹自然生態、地質現象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 站點1:樹木與森林(Trees and Forests) – 認識香港常見樹種如相思樹、馬尾松等。
- 站點5: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 展示蝴蝶、雀鳥、蕨類植物等。
- 站點10: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解釋植被如何防止水土流失。
- 站點15:人與自然的關係(Man and Nature) – 探討人類活動與可持續發展。
—
🌟 精選景點
1. 🕊️ 春風亭
紀念1996年八仙嶺山火中殉職的教師與學生。亭名由方召麐題字,旁邊種植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2. ⛰️仙姑峰
3. 💎 石英脈
地質教育重點,沿途設有解說牌,介紹石英脈形成。
4. 🌉 橫涌石澗小橋
潺潺水聲與自然環境融合,是休息與拍照好地點。
5. 🌊 船灣淡水湖
香港首個大型淡水湖,建於1960年代,沿途可俯瞰湖面。
—
🎒 裝備建議
- 🥾 登山鞋或運動鞋與登山杖
- 🧢 帽子、防曬用品、太陽眼鏡
- 💧 足夠飲水與簡便食物
- ⚠️ 路段風化嚴重,需小心腳下
- ⚠️ 沿途無補給點,需事先準備
- ⚠️ 春秋季為最佳遠足季節
—
📸 打卡熱點
—
🏞️ 自然與文化特色
- 八仙嶺名稱由來(Origin of Pat Sin Leng) – 源自道教「八仙」,象徵八座山峰。
- 春風亭(Spring Breeze Pavilion) – 紀念1996年山火殉職教師,景色壯麗。
- 石英脈(Quartz Veins) – 展示地層變動與岩石形成過程。
—
🧭 延伸挑戰與路線建議
- 完成自然教育徑後,可接續挑戰 八仙嶺郊遊徑(Pat Sin Leng Hiking Trail),攀登仙姑峰等高峰。
- 📌 建議逆走路線: 新娘潭 ➔ 橫山腳 ➔ 橫涌石澗 ➔ 春風亭 ➔ 大美督
—